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为老百姓考量好事实事需要从老百姓的切身需求出发,要坚持走访调研,常听为民之言,着眼群众需求,常思为民之策,力行民生实事,常践初心之诺,共筑美好生活。
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研,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与期盼。领导干部“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久经培育形成的优秀工作方法制度,鼓励干部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锚定问题、解剖麻雀、精准施策。要聚焦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回应群众诉求与期盼,勤谋利民之策,以“民生无小事”的积极态度为群众创造幸福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谋划工作也要紧紧依靠群众,迈开腿、敞开身、沉下心去体会群众的生活状况,向群众学习知识技能,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中去,才能把做群众工作这件“好事”做好。
勇于承担责任,切实落实工作,恪尽职守扛起担当与使命。领导干部是干事创业的“排头兵”,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工作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担当是人民的期望,也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群众愿意看到的是有作为、有担当、能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干部队伍。因此,要心怀大局,恪尽职守,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拼搏实干中作出造福人民的业绩,绝不能空谈误国、只坐在办公室里办群众工作、做表面文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着急、困难问题,要当作头等大事、当务之急,不等不推不拖、立行立改,让群众感受到事情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注重实际成效,提高执政能力,秉持初心精神谋民生福祉。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要坚持提升工作素质,重视效果效益,善于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件一件落实;二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为幸福生活共同奋斗,为共同富裕勤劳创造,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合理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三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民生工作,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求集体事业发展上不断跋山涉水、准确把握、积极推进、抓好落实,彰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做好事、做实事,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聚焦民生关切、响应人民期盼,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看得到生活幸福,摸得着实惠,让对美好生活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