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当如奶奶

我的奶奶是个瘦高个儿,有一米七多。在那个物质与观念同样贫瘠的年代,她活得像一株逆风生长的植物,自带一股不管不顾的泼辣劲儿。她抽烟,也打牌,她是二嫁来到我们家的——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她在那个崇尚“从一而终”的乡土社会里,成为一则不大不小的传奇。

她的前夫那边还留着六个孩子。寻常女子大抵会选择咬牙忍下去,为了孩子耗尽最后一滴骨血,但她偏不。她舍得下,也走得开。她的人生信条里,似乎从来没有“委曲求全”这四个字。她活得真实又自我,懂得在荒漠里为自己凿井,更懂得在沉没前,果断弃船。

她的名声很复杂。在有些人嘴里,她能干得不得了;在另一些人嘴里,她又“不像个样子”。她当妇女主任那会儿,真真切切地扛起了“半边天”。那时节,空气中还飘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训,可她就能写一手极其漂亮的好字。这笔墨功夫,一度给她招来祸事,被批斗成“资本家小姐”。然而她骨子里流淌的是贫农的血,这顶帽子扣得名不正言不顺。更绝的是,在那段风声鹤唳的岁月里,她竟偷偷学会了用左手写大字报,一直藏在暗处执笔,从未被发现。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惊觉,她原来左右手都能挥洒自如,仿佛身体里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

奶奶还有一门快失传的手艺——打幡。那是土葬年代为逝者引路的一面旗帜,讲究极了。剪裁的纸条必须一气呵成,中间绝不能断,一断便寓意不祥。我童年时,总见她操着一把巨大的剪刀,寻常的白纸在她指尖翻飞、缠绕,顷刻便化作灵动繁复的纸花,素洁又盛大。那剪刀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如今,世间再也寻不见那样精美而充满灵气的纸花了。

她对自己,是极尽疼爱的。爷爷辛辛苦苦挣钱,她便潇潇洒洒地花。爷爷节俭,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计算着花在刀刃上;奶奶却不同,她追求时髦,吃穿用度都舍得。即便过了八十岁大寿,她仍定期光顾理发店,要把头发染得乌黑,烫出时髦的卷儿。有一段日子,她腿脚不便出不了门,便在每个周末派我去市里,专门为她采购那种印着大朵牡丹、姹紫嫣红的亮色衣裳。剩下的零钱,自然就成了我的跑腿费。

自弟弟出生后,我便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走到生命尽头时,意识都已模糊了,却仍用最后一点力气,把怀里那个藏了一生积蓄的小布包攥得死紧。谁哄她都不肯松手。姑姑伏在她耳边,轻轻说:“妈,您孙女回来了。”话音落下,她那紧紧攥着的手,倏然就松开了。像是终于交完了最后一桩差事,了她最后一个念想。她就这样睡过去,再没醒来。生前没受什么罪,儿女也都孝顺送终——这大概就是世人所说的,安享晚年,功德圆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河南:36岁女子当奶奶,二胎儿子才7岁,直言自己还没准备好? 36岁,有人还在读书,有人还没结婚,有人还没有生小孩...
    梓枫书语sl阅读 789评论 0 2
  •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叶蔚林 一 这五个女子,生在一个村里,吃一口井水长大。高矮胖瘦不一,各有各的脾性,可是却相好得...
    关雎黍离阅读 8,897评论 0 3
  • 01 赛丽麦表姐是大舅的女儿,是我们表姐弟中最年长的。从小,我们几个都很怕她。在我的记忆中,她聪明、好强、坏脾气,...
    冰凝的乐与怒阅读 9,267评论 2 5
  • 奶奶辞世之后,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怀念她,曾想过叫做《怀念祖母》,后来,脑海中幻化出她老人家慈祥的笑容来,于是又立即...
    白云上的风筝阅读 4,780评论 4 0
  • 每每走过茂名南路,看见这幢气势恢宏的建筑,就会不由然想起上世纪无法避免想起的一个传奇女子--董竹君。在这幢大楼里,...
    周肥西阅读 5,84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