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与《第一人称单数》结缘
有段时间总是在网上看到博主推荐《第一人称单数》这本书,也看过一位英语老师在微博上晒这本书,咋一听名字以为是英语语法书呢,一看是村上春树写的,还是忍不住买来看看。
读完才知道也许故事都以第一人称“我”讲述的,所以才叫“第一人称单数”吧。
大概代入感太强,每个小故事都让人觉得好像是作者自己的事儿。
不过用这种心态看书的好处是,像是在看明星八卦一样,想要不停地窥探村作者的隐私。
02那些无可救药又耿耿于怀的
你有没有被人捉弄过?你有没有被人讨厌被人孤立过?我都有。
小时候家人农忙,我被反锁在家里,是那种平房有院子的家,每当听到外面小朋友玩耍的欢笑声,就忍不住拉开门闩,这样大门就松了,我就可以将半个身子从门缝里探出去和别人打招呼或是求救。
钥匙圈在大门里面的小钉子上挂着,我能拿到,却不能从外面把门锁打开。记得有个哥哥很热心,让我把钥匙给他,他帮我开门放我出去,本来是件好事。
但父亲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中午回来一看,门大开着,钥匙和锁却不见了,我太小不懂缘由,他也没责怪我,就说不要让别人开门了。父亲骑车去买了新的锁和钥匙。重新去地里干活。
接下来我继续扒着门缝往外打招呼,那个哥哥又帮我开门,父亲回来看我,门锁和钥匙又不见了。
于是父亲骑车去买了第三次门锁,这回他没放钥匙在门后,才避免门锁再次被人拿走,才放心地又去干农活。
那时候锁也不值钱,但一次次地往返并不近的农田、商店和家里,确实不容易。
后来我百思不得其解,都是邻居,都是质朴的庄稼人家,怎么会有人一次次地欺骗小孩儿的信任,拿走别人家东西呢。
觉得那个哥哥坏透了,后来他结婚我还去吃席了,当然是二十几年后了,后来听说还有了孩子,但我甚至恶意般地想:那样的人,怎么还能顺利地结婚生子了呢。
可现实又告诉我,这个西装革履的人,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他了,即便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长大后,遇见过吹毛求疵说话阴阳怪气的室友,所有东西都必须按她的要求摆放;遇见过故意找茬把我调到最后一排垃圾桶位置的老师;遇见过奇葩的爱占便宜又背后损你的朋友;
遇见过背后打小报告黑我的同事;遇见过当众指责骂我滚回家的领导;被穿小鞋替人背黑锅掏罚款;
工作时搬仓库太累失了神从台阶摔下去崴了脚,回家躺了三个月又丢了工作;给人帮忙反被偷了手机……
03 那又怎样呢
所有这些,我们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想:我做错了什么。
在受伤害时拼命回忆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得罪了某人才会这样?为什么发生这些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如果一直耿耿于怀,生命的乐趣和生机就无法填满胸腔了,因为里面已经塞满了怨气。
“我”西装革履春光明媚地坐在酒吧角落里品酒看书,突然被一个不曾见过的女人斥责:“简直没皮没脸!”
如果被骂的是你,你选择继续争论还是迅速离开?
村上春树的故事里写道“我”遇见了不能理解的事,一位老者给他的箴言是:你是否见过有无数圆心但没有圆周的圆。
后来“我”才明白:我们的人生中,有时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无法解释,也不合逻辑,却唯独深深地搅乱了我们的心。
这样的时候大概只有什么也不想、什么都不考虑,只有闭上眼睛,让一切过去,就像从巨大的浪涛之下钻出去一样。
可是什么都不想,真的很难做到啊!
你的大脑又不是为了把不明白的事想明白而存在的。
哪怕我们开动脑筋去想那个不同寻常的圆,去想那些无可救药的无聊事儿,也找不到缘由。
这些扰乱人心的无聊事儿就像人生的奶油,或是那个有无数圆心的圆,你不能理解,但你可以允许它们存在。
看到《第一人称单数》中《奶油》这个故事,真的很治愈,那些不同寻常的奶油,翻不过去,也可以,不用熬费心思地去想“凭什么”“为什么”了,它只是奶油而已,也没那么重要。
被催婚催生,那又怎样呢;无故被骂,那又怎样呢;丢了东西,那又怎样呢……
丢了最宝贵的心情,忘记更好地珍惜爱你的人,忘记认真生活,才不划算呢。
抛却自尊和面子,忘记是非与对错,就让它赢呗,那又怎样呢。你又不是失掉了一切。
04 无解之事与未解之谜
读完《第一人称单数》,我愿称它为“无解之事与未解之谜的答案书”,每个小故事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结局,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故事总是在平淡又不平静中戛然而止,亦或是在迷惑费解时,给出一个没有后来的结局。
比如:
听闻昔日与你共度美好青春的前女友自杀了;和你在音乐里有相似品位、产生共鸣又同类相惜的朋友突然断了联系,再次出现却是在电视上;
你最爱的球队总是输,你却不再抱有幻想,觉得人生本该输的场次更多。
总之,意犹未尽。或许生活本不需要问太多为什么和凭什么,你苦苦追寻的,是不断耗费的心力,和没有答案的旅途。
在有限的生命里,放不下,真的有点浪费。
05 第一人称单数
王菲在《百年孤寂》里唱:“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着,一百年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莫文蔚在《盛夏的果实》里唱道:“当看尽潮起潮落,只要你记得我。”
如果我钻入其他的心脏,感受他人的心脏跳动,那我看世界的截面就越来越多,会不会就觉得世间一切皆可原谅,所有发生都能被理解。
突然有一条行动灵感:在郁闷的时候,虽然没法钻入他人心脏,但可以以“我”开头,变成对方,去记录整件事情,想象以ta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写出ta的内心戏,续写出符合ta的人物设定的结局,或者改编成你想要的结局。
说不定能解锁一个会写故事的自己,或是能洞察人心、内心更丰富的自己,或是能留住时间的自己。
到那时,别人是怎样已经无关紧要,请你记得那个原本的第一人称单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