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人间道很多,不是永恒的道;人间名很多,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亲。永恒的无,可以观察道的奥妙;永恒的有,可以观察事物的终端。有和无,是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都叫玄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有无相生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皆知美自称为美,就有丑了;皆知善自称为善,就有不善了。因此有与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形,高与下相互补充,音和声相互和谐,前与后相互随从,这是永恒的规律。所以圣人做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生长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思图报,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自居,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第三章  无为妙用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要特意崇尚贤才,使人民不争斗。不要看中稀有物品,使民不偷盗。不显耀各种贪欲,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的方法:净化人的心灵,关心人民生活,弱化争名斗志,增强人民体质。常使民没有杂念,没有贪欲,使“智者”也不敢妄为。为无为,就没有不可以治理的。

第四章  道体虚空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蘸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广大的,其作用无穷无尽。道是深远的,就好像万物的始祖。磨掉锋芒,化解纠纷;与光相和,与尘同在。道是幽隐的,似在似不在。吾不知是谁的孩子?好像在天帝之先。

第五章  不偏不倚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谓仁爱,任凭百姓自然生活。天地之间,不是像风箱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越是抽动风量越大。多言害身,不如守中。

2020.04.09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妙。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4,860评论 0 1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4,014评论 1 1
  • “阅读是教育的灵魂”我很认同曾志朗的观点,我更觉得马群仁教授说:“老师首先要读书才能引导孩子读书,影...
    阳光xyl阅读 2,656评论 0 0
  •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生命在于厚积薄发……
    Andy_暢暢阅读 897评论 0 0
  • 昨晚吃完饭的我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去买一杯奶茶,后来我想还是算了。等我拐过那个路口的时候,我还是说服了自己,我原路...
    鲁味情话阅读 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