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一、
“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看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想到了微信虚拟人。一个微信号,几千个粉丝,所以这个ID到底是一个机器还是一个人。一开始追求的是工程化,列出了各种运营计划,设置了关键词自动回复,按时按点发布各种消息及进行互动,就像一个精确设计的钟表,在云端待命。慢慢的死粉增多,社群粘性下降,于是开始推进人格化的运营策略,一个微信号是有个性的、是有温度的,背后始终是一个人在支撑着他的生命。把自己当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线上面对的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可能才是虚拟人存在的自然姿态
二、
蜂群可以通过“默契”和自身对于周围群体行为的关注而去自觉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群体的决策,最终达成群体的一致性。所以貌似是个人适应群体,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在于,群体的决策也不是某一个人做出的,它正是一个个个体决策的集合,所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去观察都很难轻易得出解决,到底是谁在决定?一开始大家有一种假设,认为蜂后是决策者,但是研究已经否定了这种观点,她也是跟随者,跟随谁?有一种解释,就是跟随本能。能让所有的蜂群瞬间达成一致的,除了本能之外,很难有其他的解释,如果她们同时也没有一个最高指挥官的话。可能这就是《乌合之众》里描绘的情景吧,大家都从众、大家都随波逐流,似乎无人做决策,但是所处的阶层和地位以及文化最终让大家分成了三六九等,从而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在遇到混乱的时候,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从这个角度去看,门当户对和阶级划分,还是有点道理的。
三、
“通过观察组织成分的个体行为去理解其上层的整体模式”我想到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万人大表演,每个人就像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如蜂群中的一只小蜜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全程表演来推测出整体吗?答案肯定是不能,要不然就是盲人摸象了,每一个个体所传递的信息并非完全相同。但是观察蜜蜂是可以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行为和动作,只不过相对的位置有差异。所以“见微知著”和举一反三都是有前提的,不可滥用。
四、
蜂群的分布式结构很有意思,他是非线形的链接,互相之间不存在太多的个体差异,都是即插即用,可以快速地激活闲置的产能。在思考这样做的好处之前首先讨论一下他有什么弊端,首先灵活性很大,因为每个部分都有可能接收到指令进行某项工作,而工作的内容有可能是任意一项工作,这就要求个体可以随时做好准备,并且要具备可以做所有工作的能力,必须是一个全才。其次,因为是非中心结构,所以不会有一个或几个中心起主导作用,每个人在这个矩阵和集团中扮演着一样的角色和作用,一旦遇到风险和意外,没有外力来做功,也没有一个核心决策者,那就可能会大家一起滑向深渊,最终沦为“乌合之众”。还有什么优势呢,就是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可替代性特别强,不会因为某一个环节失灵而整体崩溃,只要还有一个节点保存了分布式储存的记忆,这个整体就可以获取同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