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三岁了,还要人喂饭,自己吃饭的机会少了,到现在勺子还不能好好用;上厕所还要人帮忙脱裤子,很多事情,明明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大人却仍然在代劳。
不让孩子钻到桌子底下,或一看到孩子钻桌子底下就喝止,因为会撞到头,就算孩子已经钻过很多次,并且学会了如何不碰到头爬出来,仍然不乐意孩子钻。
不让孩子玩任何棍状物品,包括铅笔,因为会戳到眼睛。即使孩子已经三岁了,他已经能够握笔画画了,他还能懂得不能用笔尖的地方对着自己和别人了。
对于一些未必发生的伤害会过分在意和预测,总是想到最坏的情况,然后就制止孩子的探索行为。
可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在探索和冒险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世界那么新奇有趣,激发着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展开探索和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也会隐藏着一定的危险。孩子天生好动,爱玩,但又稚嫩,经验不足,磕磕碰碰也就在所难免。
但,不跌倒过,又怎会学会走路?不痛过哭过,又怎么会成长?
我们不也是从一次次地跌倒后站起来,一次次打击后重新振作,一次次失望后重拾自信的吗?
如果事事都对孩子过分关心和帮助,习惯性保护太多,这样不行,那样危险,不停地阻止孩子对世界的探索,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无所适从,不正是在一点点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
我们保护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但只要盯紧点,保证孩子安全,他爱怎么探索,就放手让他好好探索吧。
母狮保护幼小的小狮,但当小狮要学着怎么觅食,怎么生存时,也会让它自己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