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美型妈妈遭遇三岁孩子的“叛逆”
我不得不承认,我败给了三岁的宝宝!
宝宝是我一手带大,从牙牙学语开始,一直是妈妈心里的乖巧孩子,也是大家眼中的乖顺孩子。
忽然有一天,我们的对话变成了这个节奏:“宝宝,……”“不!我不要!”从吃喝拉撒睡到日常交流,宝宝开始几乎千篇一律用“不”回应我,然后某一天我和爸爸带着她在外面吃饭,她竟然直接躺在地上打滚撒泼,搞得全餐厅的人都在看着我们,怎么哄都不行……
从言听计从到这样的转变,对于第一次当妈的我来说,打击不小,觉得孩子不是自己以前的孩子了,充满了挫败感和困扰。
也许,痛苦是改变的契机。“三岁是孩子第一个叛逆期”——在我的经历中,只知道青春期是叛逆期,却第一次知道三岁才是真正的第一个叛逆期。孩子的骤然变化逼得我重新补充知识,我走进了心理学的课堂。
一边学习一边体悟,发现其实叛逆期充斥着孩子的每个阶段——每当她长大一点、多了一些自主意识的时候,就会以与爸爸妈妈抗衡甚至是对抗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家长总觉得,孩子不再对自己言听计从、有她自己的主见甚至对着干的状态,就是“叛逆”。
这么一想,孩子的“叛逆”不失为一件好事了——我的孩子开始长大了!我要重新学习如何与一个“长大”了的“小人”相处。说实话,一开始很别扭,不知道如何在妈妈的角度以“尊重孩子”的姿态相处,可是当我蹲下身来,提醒自己以“平等”的方式跟孩子说话时,一片崭新的世界在我和孩子面前打开,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启发,自立……现在回想起来,这大概就是孩子后来在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好的自立性的基础。
2.遭遇完美班主任
我的孩子很要强,继承了妈妈要强的特质,于是我懂得孩子不断要求更好的背后容易让自己有压力。
偏巧,我们进入一年级遇上了事事更要好的班主任!一年级,对孩子对家长都充满着适应的困难和调整,更别说班主任更是事无巨细的要求要做好……几次都差点绷不住了,忍不住还常常怪现在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自己一时没有找到既达到班主任要求又能让孩子轻松一点的平衡点……我觉得,三十多岁的我,倒像是个叛逆的孩子。
孩子的状态似乎也在打摆……我意识到了我的矛盾心理已经影响到了孩子,如果我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有摇摆,孩子就会进入更纠结的两难,会更累。
于是,我问自己,我的担心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我担心完美性格的孩子在完美老师的要求下会太累。我想要的是孩子可以轻松一点。我可以做些什么对孩子有所帮助呢?
那之后,我开始琢磨如何给完美的孩子减压……然后发现,完美型孩子真的是自带小宇宙的,你越是给她说,休息一会儿再写作业吧,她越是可抓紧时间……你越是对她放松要求,她越是自律性超强……以至于后来,孩子的作业,时间安排我完全不用插手了。我发现,适度做个“懒妈妈”,可以成就孩子!
3.当完美型孩子遇上青春期
最近,孩子与我们的各种较量爆棚:会巴拉巴拉抱怨,不合作,耍脾气,大力地甩门,不允许我们进入她的房间……仿佛变成一个天使和恶魔的混合体——那天真无邪的笑容里依旧是小时候的可爱模样,发起飙来又瞬间搞得大家都面目狰狞……
额,真的很挑战父母心态。
我和孩子爸私底下互相宽慰:不能太跟孩子较真,那种种叛逆是青春力量的发泄……也回顾下自己的青春期,重温在那个阶段种种对抗、脆弱是源于什么、希望自己的父母那时如何待我……我孩子希望在这个阶段我们如何待她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希望父母不要不理我,不要气得失控,允许我偶尔刷刷耍耍个性和小脾气,对我多包容一些……好吧,尽可能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然后发现孩子其实是不记仇的,前一分钟还跟你针尖对麦芒,下一分钟就对你龇牙咧嘴地笑……反倒是大人还没缓过来……想想这些,倒也常常破涕为笑。
4.在走向完美的路上……
再优秀的孩子也禁不住家长会的洗礼!又何况没有绝对优秀和完美的孩子……
每次家长会之后,都会像一只浑身的抖擞着疙瘩的大公鸡,准备回家给孩子打鸡血、提要求、给想法、定计划……冷静下来发现不过是自己焦虑的蔓延。家长会上,老师难免要对比,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孩子还有种种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我的孩子不够好”“我的孩子还需要更好”……
我们自己不也是这么长大的么,稍微得到些表扬,还没放开乐呵呢,父母就容易说“别骄傲啊”于是那份成就感就偃旗息鼓了……我们自己成长的年代缺乏正向鼓励,我们的价值感和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也一直少的可怜,因为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因而总想追求“更好”——完美倾向的背后是对自己不完美之处的难以接纳、是自我肯定不足!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跟我们活得一样一样的,你愿意吗?我不愿意。于是我总是回味自己的心路历程,去同理孩子的状态。我要给孩子多一些价值感和自我肯定——从肯定她开始。
家长会焦虑的状态中回家还能正向欣赏和鼓励孩子,这是个挑战。如果我一时做不到肯定她,那么至少我先停止贬低她——不断提要求、以老师的名义给孩子加学习计划……这些行为其实在传递一个声音——“你以前做得不够好,你还得努力”,这是一种变相的贬低孩子!当我自己还处于焦虑中、不能够给孩子更多正向力量的时候,停止给孩子泼冷水也是一个进步。
回望六年的小学生活,忽如白驹过隙,无限感慨,孩子已经是半高大人了,在她迈向繁花似锦的社会之前,在母女终将分别之前,我可以给她些什么呢……这个思考,伴随我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
没有完美的孩子。
走在日臻完美的路上,便足够了。
祝福你,我们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