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十二》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
小时候,看过一本《南京大屠杀》的连环画,两天没吃下饭,后来的电影也不敢看。张纯如用生命写就的书,买回来还没拆封。
有些伤疤,你我都有,一碰就痛。
最后,我还是勇敢地走进了电影院。
我想告诉其他和我一样的人,不要犹豫不要纠结了,快去看。
因为,怕来不及。
这不是一部揭伤疤的电影。
这也不是一部故事片,如果要看故事,可以看《三十二》。
这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豆瓣上不乏挑剔的影评者不满于它琐碎的剪辑、太多的空镜头和欲言又止的克制压抑。
导演郭柯是在拍摄《三十二》的时候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并且被她们消逝的速度所惊吓到。
他刚刚接触到她们,了解到她们,深深地爱上她们。
他把她们当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奶奶一样。
他的初心,就好像我们想要为自己的亲人留下最后的影像,留作以后的念想。
他甚至没想过要公映。
然而,我很感谢他这样温情的方式。
我看到,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人生最后的岁月里生活仍然不堪,这二十二位奶奶们——
有的在歌唱,唱儿时的《阿里郎》,即使被故土家人抛弃、倔强地改了姓、到死都不愿回母国去看一眼,但张口就来、七八十年都未曾忘记的母语儿歌里,唱的却是浓浓的游子乡愁。
有的在骄傲,虽然腿脚不便,每天就是在一把塑料椅子的支撑下从床边挪到门边、再从门边挪到床边,可是提起自己当红色娘子军扛枪打仗,打死日本人、得过两枚抗日奖章的事就骄傲不已,还一定要找到奖章给记者看。
有的微笑着和孙子一起看《西游记》,用自己舍不得吃的口粮喂很多的野猫;
有的和村里的老人在大榕树下打纸牌,被自己的亲弟弟宠着不用做事,有好吃的第一个就要给她吃;
有的虽然孤身一人,却有许多动人的回忆慢慢品味,当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老公不用再一边上学一边工作的时候,镜头里出现了一树红艳艳的凤凰花,太阳从墙上的缝隙里斜斜地照射进来,连灰尘都好像在跳舞。
每每说到流泪处,镜头就不忍再继续,满天的雨倾泻而下。
有些悲伤,无需言语。
没有诉说。
没有煽情。
导演抢救式的拍摄,与其说是一场时间与死神的赛跑,不如说是一场温暖的告别。
在她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忘掉同情和怜悯,如同看待自己奶奶一样,给她们最后深情的凝望,目送她们远去,或许,是最好的尊重。
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亏欠。
趁着还有排片,赶紧去看吧。
晚了,真的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