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我们生气的原因,是我们心里有一个剧本,眼前的事情却没有按照这个剧本演。要反思的其实不是事件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剧本。
之所以我觉得有道理,是因为我很有体会。
上周三晚上,我带孩子在书城看了两个多小时的绘本,成就感满满的回到家。9点多准备睡觉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我没吃晚饭。孩子吃的麦当劳我本来想孩子吃完后去旁边吃碗面的,后来可能因为我喝了奶茶肚子比较饱就完全没想到吃饭这件事。
我忽然觉得我很厉害,竟然活力满满不用吃饭,想象着孩子爸回来听到这个事肯定觉得我比较敬业,会边夸赞边心疼的给我做碗爱意满满的面。
另外我在读绘本间隙时间,争分夺秒的看了淘宝,搜索了好朋友薇分享的淘宝店铺,想尝试一下戴长款耳环是什么效果。我想孩子爸肯定会说,把你看中的这两款都买了,做圣诞礼物。
我正美美的幻想着我的剧本,那个剧本的主人公回来了,一身的酒气,东倒西歪的进门,躺在沙发上几秒钟后竟然睡着了!
我气不打一处来,这现实打脸打的也太厉害了,几秒钟就把我的美梦破坏了!!
我走向他,特别生气,想把他拖起来扔出去,嘴里更想噼里啪啦的说一些气话。话还没出口,瞄到了站在旁边的娃,瞬间我意识到我不能这样,可是我的气已经生出了,怎么处理?我灵机一动走向阳台随手拿起一个衣架,转身对孩子们说,我看爸爸喝成这样有点生气,我想打爸爸屁股,爸爸喝醉了不知道,明天你们俩不准和爸爸说。弟弟一听,马上不乐意了,说,打人是不对的,他是我的爸爸你不能打。哥哥很淡定的说没事的,妈妈是不会舍得打爸爸的,你让她打。弟弟还是把衣架抢走了。
我趁娃们不注意,狠狠的用手打了爸爸的屁股,把我的手打的生疼,可是主人公睡的像猪一样没有反应。他没反应,我的气却消了。
我察觉一下自己,问自己刚才是怎么了,孩子爸回来这种场景不止一次,他不能喝酒,也不爱酒,有些场合必须要喝,每次他这样回来,我更多的是心疼,给他拿水,给他旁边放上牛奶,水果,等他夜里醒来可以吃。
但是为什么今天我那么生气呢,我生气的是他没有满足我剧本里的剧情,不配合我表演剧本,我幻想的多么美好浪漫。但是他啥都未知啊,他肯定会是一脸懵圈的看着我觉得莫名其妙。他屁股为啥被打一巴掌他肯定想不通。
第二天早上醒来,问他,屁股肿了没,他摸摸,说肿了。我说你去看看沙发上那个断的衣架,你屁股就是被那个打肿的。他揉揉眼睛说,唉,最毒妇人心。。。
妇人心,哼,殊不知你是幸运的逃过了我的一顿毒打,但是却逃不过我的手掌心。
心中的剧本是美好的,生活也应该是美好的,但是生活难免有些现实,而剧本一如既往的完美天真浪漫。面对这种不一致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怎么了?那一问可能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对自己的毒打和对别人的毒打。
那时你会发现一切美好如初,生活也是可以按剧本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