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SEL 第六课 ——神秘的物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题:尊重差异

授课对象:幼小衔接班33个孩子,六岁左右

教学目的:帮助孩子们理解每个人都是按照不同的方式体验或解读事情

说明: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讨论偏见和假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的宣言

猜猜我们在干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分成两组,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这个神秘物体。

第一组:孩子们将手伸进袋子去触摸几秒钟,猜猜这是什么?

然后邀请孩子们头脑风暴,用形容词来形容这个物品,并记录在挂纸上(需要助教老师协助)。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组:把神秘物体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在床上(孩子们的小床)让孩子们都看得见。任何人都不能触摸物品;展示大概15秒。

请大家头脑风暴,用形容词描述这个物品,记录在挂纸上(需要助教老师协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认为刚才两组描述的是同一种物品吗?
这两种描述是基于不同的经验,一种是触摸,一种是看,两张清单通常都不一样。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答案是如此不同呢?
一组是依靠触摸去感受,另一组是依靠眼睛亲眼看到了物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发现我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呢?
有人喜欢踢足球,有人喜欢打篮球;
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热闹;
有人觉得西瓜好吃,有人觉得西瓜不好吃;
有人喜欢待在家里,有人喜欢出去玩;
有人喜欢吃画画,有人喜欢看书;
有人觉得巧克力好吃,有人觉得巧克力不好吃;
......
我们怎么去分辨呢?
相信自己
做自己,不做别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字,也许是情感最好的归宿。 一 现在说某人是文艺青年,不啻与是骂对方。对方气急暴躁地回应:你丫才文艺青年!你全家...
    空心菜abc阅读 699评论 6 7
  • 今天是冬至,这一轮调整开始了。上一次是9.4,记得当时也发过一篇一起冬眠的简书。没有预见到这轮牛市会在十一月份来的...
    木杉bin阅读 180评论 1 0
  • 16年大学一年级,来到这个学校,想起了之前班主任说的“如果你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那你的大学可能就如你的高中一样”,...
    西令阅读 500评论 6 0
  • 刘倩大喜日子,没有参加也是遗憾,好朋友不多了,高中这种更少了,珍惜,在家里顺顺利利!新婚快乐! 中午和大伯吃饭,一...
    聂一一阅读 1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