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每天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件还没有做完,另外一件事又插入,搞得自己晕头转向,焦虑不堪。亦或者,我们好像有件什么重要的事没做,但是就是想不起来,第二天,老板会议上的时候问你,你五雷轰顶。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总是忘事,难道是我们未老先衰,步入老年痴呆的前兆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大脑原本就不擅长记忆,思考才是它的主要功能。
02
事实上,大脑自身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将不必要的信息删除遗忘,从而腾出必要的空间,让大脑正常运转。这个过程如果被破坏,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
这听上去,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忘事,还缓解了一下我们对老年痴呆的恐慌。然而大脑对“不必要”的信息判断,不是我们主观控制的,是一种生理反应。比如,昨天老板交代的ppt,虽然对工作非常重要,但大脑对于记住它可能并没有什么兴趣。那应该怎么办呢?
是时候给你的大脑插一块硬盘了。
所谓“硬盘”,就是一个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其实针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已经非常多了,而我个人最为推崇的还是用GTD来管理时间。
自从用了GTD,真的是头不酸,脑不痛,一口气爬五楼根本不费劲了。这个方法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构建一个完备的记录推进系统,消除掉你因为遗忘而焦虑的心态,彻底释放掉压力,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工作。不仅工作效率倍增,还使你本应思考的大脑重获新生。
03
GTD是戴维艾伦的一本《尽管去做》的书中提出的时间行为管理法。运用GTD的三个核心是:收集、清空、处理。
第一步:收集
首先你需要一个将你所有事情能够收集存储的“收集篮”。手机作为这个存储的收集篮自然是最好的选择。现在App Store随便一搜,清单app琳琅满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挑选一款看着顺眼的,让它作为你的“收集篮”。
选择app的时候要保证两个原则:1.有折叠拆分子类目的功能;2.能覆盖尽可能多的平台。
我个人用的滴答清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看到好的微信文章,可以存储;跟朋友约定的饭局,可以将聊天记录转发;灵光乍现的想法,还可以通过Siri来记录。总之就是生活工作中的所有事情,事无巨细的全部放到收集篮里面。从此再也不要担心,有什么事情忘掉了,只需打开清单,浏览即可。
第二步:清空
清空大脑,将所有事情记录到清单之后,你应该已经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一些压力释放的感觉。不用再苦恼,明天上班的时候我要带的文件放在桌子上,千万别忘了。
收集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需要将清空你的收集篮。在这个一步中,你只有6个选择:
1.删除。收集的原则是事无巨细,绝对全面。而处理时会发现有很多一时冲动放入收集篮中的事情,毫无价值。
2.归档。有价值的资料,比如微信的文章、读书笔记等需要反复查阅的内容,放入“归档”目录。
3.将来。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你立即去做,而具体要做的时间点并没有确定,比如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写一篇文章等,放入“将来”目录。
4.等待。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人协助完成,自己要做的只是提醒他尽快给你完成的结果。这类事放入“等待”目录,并记得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提醒。
5.下一步行动。需要你亲自完成,并且要马上着手开始做的,放入到这个目录中。这个也是你最需要时刻关注与跟进的目录。
6.项目。有些下一步行动并不是一步可以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分拆成很多步骤,这是就要建立一个子项目目录,将各个步骤分拆为小任务。
清空的原则是,你只有这6个选择,并且需要将收集篮中的所有事项全部放到对应的类目中。一旦移出收集篮,就再也不能放回来。
第三步:处理。
你所有的事情都收集完,清空收集篮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处理。
所有的待定事项都已经在了对应的位置。打开你的“下一步行动”目录,一件一件的将它处理完,然后看看各个项目中,还有哪些需要处理的内容。如果都处理好了,看看你的“将来”目录,最后再去提醒一下“等待”目录里面的事情。
OK,全部处理完,愉快的享受休闲时光了。
04
GTD的精髓就是将你的注意力从无休止的记忆中解脱出来,放到思考上。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个解放自我的过程,从工业革命通过机械解放双手、到电气革命通过电话解放双脚,再到信息革命通过网络解放人类需要记忆的大脑。
人类最引以为傲的能力不是有强健的体魄,不是有飞快的腿脚,也不是有惊人的记忆力。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是大脑有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想象力。思考的能力能够让没有看见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发生,还未到来的未来在我们头脑中实现。思考才是人类文明的根本动力。
而反观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时间是在动用“思考”的能力,又有多少时间是花费在动手动脚的体力和计算机可以解决的记忆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