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002

中国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中国以往文化,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提出此问题,不免使国人视若陌生,而且会多滋怀疑。

中国民族,是一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内倾型的文化。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凝聚了民族故有崇尚和平,追求稳定的中国精神。在今日我们国家喊出“中国不会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总是难以令人信服,可是早有传统知识分子在中国最黑暗、最屈辱30、40年代就已经喊出了这样一句话。这无疑是令人震撼,不禁让人惊叹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答案只有一个,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没有西方文化的扩张性,不喜欢征服,更不喜欢战争。如果要说中国文化的扩张,今人多谬称为“和平演变”“文化侵略”,但中国文化的扩张实质是中国文化包容性的体现。无论是中国古代向四周延展,在当地落地生根,形成“东亚文化圈”;还是佛教来华,回教入华,亦未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只要认同“道”,便能加入进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在近代能快速接受西方价值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文化有西方绝没有的稳定性。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再激烈的政治震荡,也无法破坏传统文化的根基。正是因此,中国才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断绝的四大文明古国。文化的传承,绝不能只看政权的更迭。就中国全史过程言,似乎不断有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疆境内出现。但此等仅是上层政治波动,若论其底层之社会传统,则终始如一,不摇不变。而且此等少数民族,不久即为中国社会所同化,消失于中华民族史之扩展过程中,而不见其踪影。

中国于国之上尚有一天下观,政统之上还有道统。

中国文化向内倾,故重视人的情感与修养,也可称人本位的,人文的。胸有成竹,所画“非外在之竹,心竹也”。本是写实,也成了写意,不免融入自己的情感。西方爱讲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已成为当下社会的一条金科玉律。但西方人未能像中国人一般先讲“仁”,仁者爱人,先有“仁”,爱而无仁,则易流于“欲”,走上西方物欲横流,奢靡骄横的歪路。可西方社会有法律兜底,而中国古代只有道德约束。道德约束总是靠不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是太难,人性总是有弱点的,这也是近几十年中国文化产生急剧变革的原因。

今天我们,敢于反对五千年来之旧传统,但不肯质疑此数十年来之新潮流。幸好,文化自信的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而不先自知,何能自信?可中国民族之历史文化悠久博大,欲求自知,亦非易事。其实我们倒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好好做一番认识与探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