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常年对「设计」感兴趣的中学语文老师,我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设计类知识训练,但还是能凭借阅读相关书籍,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的实际体验,对设计的本质做出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最近两年有一个「元知识」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刘未鹏在《暗时间》里提到:
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借用这种对「元知识」的定义,我更愿意把「设计」解释成一种「元能力」,即通过设计思维制定方案并执行,最终得以解决某种问题的能力。
相比针对性很强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的细分领域,我更感兴趣的是「设计思维」。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产生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行为习惯又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状况不满意,那么真正应该进行反思的,是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并非仅仅是表层的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成功的公式:
成功=策略+坚持
我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更有「设计感」的置换:
成功=设计+执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代表着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套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套路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再辅以强大的执行力去实践这些方案和套路,比没有套路的人更容易达到自己理想中的人生状态。
当然,就像李笑来在书中写的另一句话: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在这个置换过的公式里,我也能肯定:执行本身就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任何情况下,强调执行力、坚持到底、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基本都不会错,但在此还是要说回设计。
如此一来,我们便会发现「设计」不仅仅是那些做平面广告的,研究手机交互体验的,做汽车模型的人该学的东西,它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花时间真正用心钻研的「元能力」。
我没有大量科学系统的理论,只有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实际经验。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设计思维」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一、工作-进度条+成就系统
进度条绝对算是非常经典的设计,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等待中面临的焦虑。
前几年,一万小时理论席卷全球,如果你在做一些高效学习方面的研究,却不知道这个理论,真的会显得非常low。但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不讨论这条理论实际效果的前提下,仅仅是「一万小时理论」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很巧妙的设计。
「一万小时」这个高度具体化的数据,其实就是一根进度条,给之前有过很多失败经验的人、想要追求成功难以坚持的人,带来了目标和希望,缓解了他们在漫长的追求成功的旅途中,造成无数放弃的根源——焦虑。
“还要多久才能成功啊?”“我都坚持这么久了,都不能成功吗?”“我究竟离成功还有多远?”
现在有人告诉你,只要你专注在一个领域持续练习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功。那么你每多花一点时间练习,就会离目标的一万小时更近一步,同时也会离成功更近一步,记录好每一次的练习时间,成功简直清晰可感,近在眼前。
所以如果你能理解「一万小时」背后的进度条设计,才是他能席卷全球的重要原因,就会认真思考它背后更本质的东西。不少人已经发现了,比起「一万小时的练习」,「具有即时反馈的刻意练习」更接近成功的本质,万维纲在「怎样练习一万小时」这篇文章中对这个问题有非常全面的解释。
在我的工作中,也可以运用「进度条的设计思维」解决一些问题。
我记得知乎中有一个问题大概是「你看到过哪句话时会泪流满面?」
排名第一的是「背诵并默写全文」。
我是高中语文老师,背诵是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内容,但学生对背诵古诗文普遍不感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当这个问题被界定出来后,就可以试着运用「设计思维」来解决,我运用的就是刚才提到的「进度条」设计思路。
把高考要求背诵的所有文章全都印在一张双面的单子上,每个同学发一张,只要在指定的小组长那里完成一篇背诵,便会得到一个小印章。这样一来,每个学生背了多少,还有多少没背,非常清晰,早读背诵时,每个人的目标都非常明确。
过段时间再把小印章得很多的同学的单子给大家展示一下,再加入小组之间,同桌之间的背诵比赛之类的小游戏,就会把大家的背诵积极性调动得很高。
我后来在这个「进度条」式背诵设计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套现在很多游戏中的「达成成就系统」。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我使用的小印章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我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全班一共有十个检查背诵的同学,我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一个图案不同的小章子,如果有同学能集齐一套十个不同图案的印章,就可以完成「背诵XX」的成就。
一套——「背诵小能手」的成就
两套——「背诵小王子/公主」的成就
三套——「背诵天行者」的成就
四套——「背诵赛亚人」的成就
五套——「背诵超级赛亚人」的成就
六套——「背诵大神」的成就
七套——「背诵大魔王」的成就
而当一个学生达成「背诵大魔王」的成就后,高考所有要求背诵的文章他都基本已经背完了。
这个「进度条」+「成就系统」的背诵设计做出来后,我班上的学生在语文早自习时,呈现出疯狂背诵的状态,甚至有的同学英语早自习都在背语文。
生活中运用「进度条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几年前在知乎提过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饭馆的服务员,当有顾客催菜时,除了说“马上就来”,还能怎么回答得让顾客舒服一点?」
我提问时没想到,后来才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缓解等待焦虑的问题。其中就有部分知友提到了进度条的解决办法。有个知友提到有家叫“麻辣诱惑”的店,把这个设计运用得更好:
就餐时关于这方面做的好的应该属于“麻辣诱惑”了,点完餐后,服务员会给你一个沙漏,他们的承诺是沙漏完了菜还没上齐,便给你免单。
首先,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做到上菜块。
其次,沙漏全部漏完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过使用这个方法会降低就餐者的急躁心理。大部分人都是等待这个免单的机会吧。
这种设计的结果时,大家等菜时不仅不急躁了,反而还会希望菜上得慢一点,设计的力量真是非常强大。不过可能是个人见识有限的问题吧,反正我至今去过的餐馆里,没有一家使用过这个设计。
二、学习-LESS IS MORE
LESS IS MORE是非常经典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在设计领域,它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地运用。无论是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提到的「生活整理术」,还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提出,被卡耐基在成功学中不断强调的「八二法则」,无一不是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这种设计思路的变形式运用。
我也一直是「LESS IS MORE」这条理念忠实的拥挤者和践行者,但我渐渐发现,在这种设计理念中,其实包涵着三重理解性内涵:
1.「LESS IS MORE」强调的是在一个系统中,少却重要的那个部分,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八二法则)
2.「LESS IS MORE」是通过简化的方式,让事物的本质得到最突出的体现;(断舍离)
3.「LESS IS MORE」启发我们从一件事物中尽可能挖掘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厚薄读书法)
现在在网上随处可见关于「读书学习」的方法介绍。其中「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个方法是被很多「高效学习界」的大神们一致认可的。
我理解的「把书读厚」就是「联系」、「拓展」、「演绎」,「把书读薄」就是「提炼」、「总结」、「归纳」,这并不困难。
但通过思考,就很容易发现「厚薄读书法」其实就是「LESS IS MORE」理念中「尽力挖掘单一事物的价值内容」这一内涵。
明确了这种内涵后,我在「厚薄读书法」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进行了一点更有针对性的改进。
我一个月前开始学习「创作小说」,读了一本理论书《故事工程》,一本小说《挪威的森林》,看了一部电影《烈日灼心》,然后试着践行「LESS IS MORE」的学习方法:
1.看完《故事工程》,整理其中重要的写作理论,明确每个故事中最重要的六个部分——立意,人物,主题,结构,场景构建、风格;(完成)
2.看完第一遍《挪威的森林》,看完《烈日灼心》,对小说和电影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简单地了解;(完成)
3.看第二遍《挪威的森林》和《烈日灼心》,自已用《故事工程》中教的理论方法确定小说和电影中的立意,并用同样的方法明确一些看过的小说和电影的立意;(完成)
3.看第三遍小说和电影,用理论方法分析了渡边、绿子、直子、永泽、辛小丰、伊谷春,一共六个主要人物,找出表现各自性格特征的细节,思考哪些是关键的、重复但必要的、重复但多余的、可以替换的、更有表现力的,并比较小说和电影在塑造人物方式上的不同,然后再分析几个自己喜欢的小说、电影、动漫中的人物;(完成了四个人物,还有两个不想分析了)
4.运用学到的人物塑造方法,做五篇以人物为主的写作式练习;(写了七篇,超额完成)
5.看第四遍小说和电影,用理论方法分析二者的结构,找出异同,提出质疑和建设性的改进,然后再分析几部自己印象深刻的小说、电影、动漫中的结构;(完成三分之一)
虽然整个学习计划到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我的小说创作能力,确实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现在我一次性专注的写作,可以持续最多五小时,全身心投入后没有时间感和疲劳感,体会到心理学中「心流」式巅峰体验,还真是挺爽的。
三、交际-互惠思维
在经典畅销书《影响力》中,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提到了一个运用非常广泛的营销设计——互惠。
互惠原理认为,当别人无要求无条件帮助自己或者施与某些恩惠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想去做些什么去回报他。超市里的免费试用、先送你小手链再拿出捐款箱、收到别人送来的生日礼物后会询问对方的生日,互惠原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个「互惠原理」真的非常有用,对我来说,它道出的其实是人际关系中的本质——价值交换。我们愿意跟一个人交朋友,一般来说是因为对方直接或间接地能为你提供这几方面的价值:
1.认同价值——你认同他的某种能力、价值、观念;
2.资源价值——他能为你提供某种知识技能、社会人际、审美见识等方面的资源;
3.情感价值——他能让你感动开心、愉悦、积极、乐观,或者与分担你的难过、报怨、消极、不满;
如果你想让对方把你当朋友,也要为他提供这些价值,根据互惠原理,最好还能优先为对方提供这类价值,至少要让对对方知道,你的这些价值对他是开放的。
但光明白这个道理而不运用的话它是没有生产力的。我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点小设计,把它灵活地运用在交际上,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还可以得到知乎大V的赞同和关注,当然,如果愿意的话,用来勾搭妹子也是6得不行。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互惠」的设计,得到知乎大V的赞同和关注的。
根据我总结的交际「互惠」中可以提供的三种价值——认同价值、资源价值、情感价值,作为普通用户,我知道自己能为大V们提供的只能是认同类型的价值,我应该在他关注的某类回答中,写出一个能得到他认同并点赞的回答。我当时特别喜欢yolfim的回答,知乎中给他点赞最多,很想得到他的赞同。但我看了yolfilm关注的问题和话题,发现几乎没有自己擅长的,这时转变思路,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来进行设计:
提出问题:作为一个大V,你会为什么样的回答点赞?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大V的话,我会为以下几种回答点赞:
1.有深度的专一知识性文章,让我学到新的知识受到某种启发;
2.直入问题本质的漂亮的短回答,这是个人偏好;
3.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4.我非常认同的某种知识或观点;
5.我非常认同的某种知识或观点,并愿意通过点赞,在我的关注者中进行传播;
看了他点赞的回答,发现他点赞的回答几乎第一种,只有非常少的第二种和第三种,但确实有第四种和第五种。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我明确自己只能写第四种或第五种回答。
但我后来发现,yolfilm有很丰富的佛学知识,我有一些佛缘,在这方面稍微有些了解,但远远达不到他的深度和水平。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关注了一个问题「佛学的知识体系是怎么样的?佛学有哪些现代意义?」,当时正好看了yolfilm曾在佛学问题中多次推荐的圣严法师的《佛学三书》,正好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也很明确了:
解决问题:写一个能让他看见,并能得到他认可的佛学问题,或许能得到他的赞同。
虽然那时候在这个问题下已经有了不少很棒的回答,但都很长,看起来非常费劲。所以我决定走差异化路线,把佛学的基本知识体系用一张思维导图表示出来,简洁而清晰。写好后,期待着能被他看到并点赞,果然,他成了第二个给我点赞的人,并简单评论了一句。
虽然这个回答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的赞同,但在2013年的知乎,过千赞的回答都不太常见,并且佛学问题在知乎的关注一直不高。而在营销大魔王波旬有了垄断性的高票回答后,还能有过百的赞同数,完全是得益于yolfim的赞同。
我用相同的思路还得到了某个有20多万赞同的写作领域大V的关注,并通过认真细心的设计,提了个问题,在没有主动邀请的情况下,得到目标人物——知乎一哥张佳玮的回答。(当时邀他好多个问题,人家都不搭理我,后来怒了,就设计了一个,这个问题有些耍小聪明,就不放链接了)
其实增加个人的赞同数和关注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吸引力,但能通过设计的方式得到仰慕已久的大V的点赞和关注还是很好玩的事情。后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傻,就把之前写过的一百多个回答都删掉了,只留下自己还比较认可的三个,十几万的赞同虽然瞬间变成几百,但4万多的关注以及第一批知乎“盐club”会员,可以证明我以上所言非虚。
最后,我想再谈一下二十多天前,我是如何了解「异能电台」,并通过「互惠原则」的设计运用,认识了很多很棒的朋友的事。
之前我并不知道「异能电台」,直到我看了binbin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设计一个 logo 的常规思路和流程是怎样的?」,到现在我都愿意不分时间场合地吹捧他这个回答,因为确实让我长了见识,对我有不少新鲜的启发。
因为我认同binbin个人的「设计」能力价值,于是便扫了他贴在那个回答后的二维码,加进了异能微信群。很快我便发现这个圈子很棒,有很多我愿意结识的朋友,但他们不一定愿意认识我啊,因为作为群里少有的非设计专业的我,很难让他们对结识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产生兴趣。但我明白「互惠原理」,也有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于是我一直坚持「互惠」,并积极主动创造价值,结果就是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回顾一下自己加群后的「互惠」-「交友」的经历:
1.在恰当的时候跟大家在一起聊天,先坦白自己「非设计专业」的身份,不出所料,会有人问我「为什么对设计感兴趣」;(非设计人员加入自带被动好奇属性)
2.在群里谈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寻求观念上的认同)
3.在群里组织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参与热情,刷存在感;(「我要上语音」那次让大家提对异能的建议,我认真想了好几条,写成文字发给异能审核君)
4.向跟自己存在「弱关系」的binbin展示认同价值,强化与他的关系,并让他进一步了解我;(当时就在他知乎的回答下评论过,还对他的回答点赞感谢收藏评论一条龙了,再加上我是因为他的回答才进群的,所以再当面称赞搭讪一下什么的是很容易的事)
5.参加群里朋友发出的问卷调查,为对方提供有效帮助,过年发红包,再刷存在感;(参加了junjun发的关于包的问卷,但发的十个红包都没领完,第二天竟然给退了回来,让我惊叹这群里的人都是金主,发几块钱的红包简直是too simple, too navie)
6.在某一次讨论中透露出自己把设计的思路运用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一部分人的兴趣;(只说了个大概,没具体讲,胃口吊起来先)
7.被binbin邀参加电话采访,聊了一个小时,感觉非常愉快;(更全面地展示了自己,获得更多认同)
8.主动向朋友推荐异能电台;(主动为社群创造实际有用的价值)
9.受邀写篇文章;(这表明我的价值已经进一步得到了新朋友的肯定)
目前,我在异能微信群里结识了好几个新朋友,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看他们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我才知道了王受之这位中国设计界的大牛,并开始看他的书,听他的讲座;知道有位善良又漂亮的阿姨在印度做义工,真心为她点赞;看junjun写的「设计师如何做笔记?」,把我震惊到不要不要的,我还把她写的那篇文章分享给我的学生;看到Tony在朋友圈分享的交互工作坊的文章,虽然自己现在不可能参加,但我知道了上海有这种很棒的活动,说不定以后就会有机会参加;看到monkey在知乎上回答「在设计学院Art center学习设计是一番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后,还以一个在ACCD学生的视角,完成了一篇以人物为主的写作练习。
在加入异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有很多收获,当时扫二维码进异能微信圈的那个决定,已经是我新年伊始做出的最棒的决定之一了。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法分享更有价值的东西,让自己也配得上这么好的圈子,并有资格和这么多优秀的人成为朋友。
所以,聚合了各种因缘之后,才有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字。
我叫杨镝,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设计师,但我一直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