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真的不要指标?

张小龙谈到了KPI,也就是业绩考核。现在有不少公司都在采用KPI,在他们看来,设定这么个指标没什么不对,毕竟评价员工的工作是否高效,总需要有个参照标准。但张小龙在演讲中强调,公司必须警惕KPI。为什么呢?

他举了个例子:

去年春晚的红包大战,微信根本没把它看成是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微信的策略就是思考,怎么能帮用户更高效地抢到红包,而不是要做出一个多么大的数据。这里头的逻辑是有区别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点。如果只是为了让数字变得很大,让更多人抢更多次数、花更多时间,那整个产品围绕这个目标去做,最后的方法就会变成,让用户抢100次才抢到一个红包,这么干的话,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最多。而如果思考点是让用户高效抢红包呢,产品的逻辑就会变成废除所有多余过程,让用户尽可能少花时间在微信里。

不过张小龙真的不关注量化 KPI 吗?我认为不是,如果数据没多少人抢红包或者达不到预估数量预期(比如只有 10% 抢到),你认为他的策略会成功吗?上面领导认可吗?比如被撤掉的下拉视频操作,只有 5%人使用,又不能拥有当初虽只有 10 %微信语音使用率,但微博传播那么强的威力,撤掉是自然事情。

如果想让用户开心,也有指标考量,比如看朋友圈抓春节抢红包情感词来分析,看专业媒体、公众号怎么报道,就可以衡量。

只不过这个「让用户开心」这个指标的实现自然涵盖抢红包人数、次数多,不会有反面数据(比如用户纠结怎么都抢不到、失望之极),是一种更高级指标手段。制定方法,先用定性模拟一个用户抢到红包的好心情、反推所有行为(在微信群发表抢到/抢不到心情,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心情),用户量那么大,又涉及到用户情绪,能达到 PV、UV 基本量是很自然的事情,就不需要考虑怎么量化,只需要怎么思考制定怎么让用户开心抢红包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2评论 4 26
  • 作于2014年3月,权把简书当个记事本吧,不会修正完善之前做的不好的词语或图片,不会主动投稿,如果被专题收录,就只...
    朝聆夕改阅读 1,826评论 0 9
  • 1.p、*p、&p以及指针常量和常量指针的区别 2.block 3.CPU、GPU、界面的逻辑处理关系以及界面卡顿...
    可别阅读 689评论 0 1
  • 所有来不及握住的,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民国十七年三月。瓷都春色如锦,缠缠绵绵的烟雨中茶花开得绚丽。 一阵轰鸣声划破...
    废话丛生阅读 447评论 0 1
  • 小儿日记1 9月1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晚上,我没有打张弛(姐姐),她叫我打的两个伤,俺妈还打我,我哭了。一会儿,不...
    河南张海阅读 1,693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