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乐曲

一段乐曲

20200717


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中的木星,听起来的感觉很好,非常好听,当然,对于一个乐盲来说,也只是一个感觉。

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是在一个电影里,记得是一个法国电影,《沉默的人》,在电影里精彩阶段,交响乐队演出的就是这个曲子,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个曲子叫什么名字。遗憾的是这个记忆似乎并不准确,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我想在网上搜索答案,甚至又分段的看了一个,也没有得到印证,姑且就说事情吧,只能认为却是有这样一个存在,并且以“沉默的人”为代号。

后来,也忘记了是由于什么机缘,就知道了这段乐曲来自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的木星。

后来,有一部描写我国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在原子弹研制成功、群情欢舞的时刻,也是使用的这段乐曲。

两部电影,两种意象,有些不知道如何理解,至少在原子弹成功爆破之时,使用这段音乐,还是不好理解。

昨天听了一段音频,中间放了一首歌曲,名字是“我向你宣誓,我的祖国”,听起来也是木星的旋律,而这首歌曲在英国广为传唱,像“友谊地久天长”一样。

歌曲的配词与意境,有一种宏大的气势,十分贴合。由此就想到了,在这个意义上,在原子弹爆破成功的时刻,使用这个曲子,就是贴合的了。

然而问题是这两段曲子是否就是同一个。

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有七个乐章,完成在1914-1916年间,霍尔斯特本身就是一个英国人。

词作者是塞西尔·斯普林·赖斯,英国人,是一位外交官,1908年发表了一首小诗,其中包含有这段歌词。

从时间和关系来看,词和曲,应该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之前没有关联,只是后来才组合在了一起,成为一首歌曲。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自新大陆》,经改编以后而成的一首歌曲,《念故乡》。

如何判断两段音乐的关系,还真的不懂,想来也会类似于读一段文字,只是文字是可见的,声音虽然可以听,却不会辨识。

在网上也做了搜索,询问“木星组曲”与“我向你宣誓,我的祖国”之间的关系,没有结果。想着有懂音乐的朋友,发了询问。总觉得应该是可以得到答案的,就再次搜索歌曲,果然就有了。

在介绍“我向你宣誓,我的祖国”的文字中,说明了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曲的确是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的木星,这样就解决了一个疑问。

有趣的是,在介绍歌曲的文字中,几乎都要提及木星交响曲,而在介绍木星交响曲的文字中,却少有,甚至是没有提及歌曲的。

“我向你宣誓,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英国的传统爱国歌曲,有“第二国歌”称谓,可见其影响。

一段乐曲,一首歌曲,之间有一些关联,有一些故事。

行星组曲之木星乐谱


天使之翼合唱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