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旧时光,灯火阑珊,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
七枫巷,初闻此名便觉得很美。
幻想中的七枫巷,应该是有着老街坊,小弄堂,长长的青石路,路上偶或飘来一片枫叶,落在微凉的发上。若是遇上雨天,我会逢着一个撑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会上前与她交谈,问她为何而忧伤?是找不到归途?还是遇不见归宿?她会原谅我的唐突,对我微笑,而后沿着那青石的街道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戴望舒的雨巷里。
我于是怀着这样的幻想,去寻找七枫巷。这样的弄堂,七弯八拐却又四通八达。走在纹理分明的青石砖上,回忆起那消失的旧时光,忽觉时间变得好慢……
那是北宋兴国年间,城北是温州的军管治地所在。时逢连续40天的大旱,田畴枯裂,庄稼颗粒无收。巷子里有位刚年满九岁的孩子名叫王夫,目睹这样的惨状,他毅然到官府击鼓请愿求救。时任驻温巡督深为他小小年纪能为民请愿所感动,遂命手下备十车粮食和布匹送往灾区,暂解百姓之急。此后,百姓便将此地命名为“问政坊”。我不知道这故事是否真实,但古巷里至今还流传着“九岁神童名王夫,小小年纪志无畏。公堂擂鼓救父老,问政为民传颂歌”的歌谣。而到了清代,因巷内居民开设油漆作坊之故,时人又将“问政坊”更名为“漆坊巷”。晚清时,因与温州方言的谐音相同,同时巷内栽有七株高大的枫树,所以又将“漆坊巷”改为“七枫巷”。
一条小小的古巷,竟是从千年前穿梭而来,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都没有将它湮没在历史洪流里,它依然静静地存在着。这里曾留下过多少古人的足迹?这里又曾发生过多少古老的故事?它只是这温州城的一隅,却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神童问政是唐宋政治开放的写照;居民开设油漆作坊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缩影;而晚清的又一次更名,则投射出手工作坊的淘汰,工业时代的到来。这条古巷,它的名字,有历史的温度。
然而,当我走近它,想体味传说里巷弄人家的亲近淳朴时,那每家每户冰冷紧闭的铁栅门却将我阻隔。我只能看到一条长长的青石街道,偶尔骑过几辆自行车,却也没有记忆中那车铃“叮叮”的清响。抬首是家家户户的灯笼高挂,青瓦木窗。为什么呢?古巷原不是这样的。是我们的突访打扰到他们了吧?这狭窄幽静的青石路,承受不了每日那么多的喧嚣,然而它无可奈何,因为它是温州唯一古老的巷陌。住在这里的人们,有喜静而又善良的内心,他们关上门,将安静留给自己,把热闹让给我们。
有些泛黄的春联还贴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岁岁平安的字眼,我愿意相信,这是对家人的祈愿,也是对路人的祝福。除了春联,七枫巷的每个宅院门台的两边几乎都还刻有一副对联:
天开化宇,人在春台——七枫巷40号 七枫院
依仁成里,与德为邻——七枫巷46号
门墙多古意,家事重儒风——七枫巷55号
竹雨松风水上月,茶香琴韵砚边云——七风巷60号古物院(胡宅)
安守惟谨,道德可亲——七枫巷60-1号
日暖阳春辉宝历,风和淑气霭衡门——七枫巷70号王氏蒙馆
孝义千祥集,谦和万事兴——七枫巷72号
礼贤庐安居久寓两三户,古井深藏数百年——七枫巷76号古井院
……
一词一句,一笔一划,都蕴含着这古巷悠久且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知为何,我竟为这对联深深感动着,我血液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汹涌地翻腾着。是为那善良的人文情怀?还是为那传统国学的一份坚守?我说不出。
快到正午了,斜斜的太阳渐渐升至当空。早春的太阳,有消融一切冰寒的力量,照得人心暖暖的。
路过王氏蒙馆,被它那黑漆雕花的大门所吸引,便上前去拉着那门环轻叩柴扉。怎料它不是“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境,虚掩的门轻轻一推就开了。我于是迈步进去,里面住着一户人家,希望他们不要怪我这不速之客的打扰才好。枫藤爬满了门窗,为那白墙青瓦染了一层新绿。院落素雅淡然,种满了盆栽,蜡染的蓝夹缬衬着玻璃窗花,古朴的屋内弥漫着饭菜飘香的味道。
后来又来了好些同窗,大概是我们太过喧闹,一位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她一言不发,好奇地望着我们,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冲她笑道:“奶奶,里面好香啊,我们可以在这儿吃饭吗?”她大概听不懂我们说的话,仍是好奇地望着我们,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也对我们微笑。阳光照在她的脸上,那岁月曾淌过的温柔的河流显得愈发深厚了……
走在青石巷陌,远远望着老奶奶蹒跚的背影,我仿佛看到她年轻时的模样,她会不会,就是那个雨巷里曾经撑着油纸伞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