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之胃土

脾,阴土也;胃,阳土也;阴土逢火则生,阳土必生于君火。君火者,心火也。

相火与胃不相合,故相火得之而燔,不若君火得之而乐也。

心包络代君火以司令者也,故心包相火即与君火无异,此胃上之所以相亲也。

胃土衰则喜火之生,胃土盛则恶火之助也。胃阳土宜弱不宜强。

胃多气多血之府,其火易动,动则燎原而不可制,不但烁肺以杀子,且焚心以害母矣,且火之盛者,水之涸也。火沸上腾必至有焚林竭泽之虞,烁肾水烧肝木,其能免乎。

火盛必济之水,然水非外水也,外水可暂救以止炎,非常治之法也。必大滋其内水之匮。内水者,肾水也。然而火盛之时,滋肾之水不能泻胃之火,以火旺不易灭,水衰难骤生也。

救焚之法,先泻胃火,后以水济之。

火不息则土不安,先息火后济水,则甘霖优渥,土气升腾,自易发生万物。此泻胃正所以救胃,是泻火非泻土也。胃土有生机,各脏腑岂有死法乎。此救胃又所以救肾,并救各脏腑也。

肝来克胃,亦因肝木之燥也,木燥则肝气不平矣,不平则木郁不伸,上克胃土,土气自无生发之机,故调胃之法以平肝为重。肝气平矣又以补水为急,水旺而木不再郁也,惟是水不易旺仍须补肺金,旺则水生,水旺可养木,金旺则制木,木不克土,胃有不得其生发之性者乎。

胃以养水为主,养水者助胃也。胃中有水,则胃火沸。故补肾正所以益胃也。可见胃火之盛由于肾水之衰,补肾水正补胃土也。故胃火可杀,胃火宜培,不可紊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