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留的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站在历史的长河上,浪沙淘尽了多少英雄,朝与代换过了一世又一世,唯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依然长存世人心间。司马迁于尘寰之中为后世留下了一次跨越千年的长谈……
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正是将生命意义渗透到《史记》,许多篇章便因此熠熠生辉。其名留青史,也完成了父志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志愿。“无比智慧的稳健,超越浅境的伟大,对人生负责的赤诚,历史不矢的幽香”是对司马迁一生的概括。
孔子云:“有德者必有言”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有才华的实现主要通过言语方式来作用于社会,由于其在政治上往往要依附统治者,因此道德学问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唯一资本。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别重视修身养性,否则一旦获罪受刑道德品质受损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失掉安身立命的资本,他的著作也就难以得到人们的承认。
究其司马迁的生平,无不使人唏嘘叹矣……
司马迁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他于《报任安书》中,以西伯、李斯、淮阴王、彭越等帝王将相临受刑为例来说明:“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也因此说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太史公认为人是否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看其是否具有超群卓越之才能和品德。正所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因此,司马迁遭受人生大难,但并未对生命极度放任自流,悲观厌世,而是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既要完成《史记》的写作,又要为后世留下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巨作。太史公在年轻时期立下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一生如此,念兹在兹,不曾中断。在凄惨的际遇,成就一次最伟大的壮丽……
伟大,见证于空间,是气势;见证于时间,是韵味。“烟花不会让人懂得它化作的尘埃是怎样的温暖,它宁可留下一地冰冷的幻象,一地破碎。如果你哀伤,你可以为它悼念,却无法改变它的坚持”这是出自《人生若只如初见》里的句子,着实耐人寻味,像兵临城下的不朽传奇,明知不复存在,但仍奔赴而去。人生况味于此,司马迁于历史的长河中,却像转瞬即逝的昙花,他为了理想为了追求,义无反顾的拼搏,最后得以千古的传唱。人的一生将会遇到来自各方的挑战和困难,作为个人更应是拼搏和奋斗为梦想终其一生。
古人如是,今人如此。人生是如海的一生,总是泛着涟漪,永恒不息。挫折如后浪,永将前浪压倒,看你是否有勇气卷土重来。司马迁告诉世人的便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纵使是一枚落叶,也能倾倒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