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基于需求的沟通

三打白骨精—师徒决裂

上周三的TTT培训当中,徐老师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解沟通中的需求,让我觉得饶有趣味。她是这么解读的:唐僧和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这件事情当中发生的争执,是因为没有明白对方的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矛盾不断升级,导致唐僧将孙悟空撵走。唐僧的需求是:不要滥杀无辜。如果孙悟空能从唐僧的需求出发,跟唐僧提出各种证据证明女儿、婆婆和爹爹都是白骨精扮演的,如果不打死白骨精会有更多的人因她而死,也许就不会发生师徒决裂的故事了。

《三打白骨精》的解读非常多,从佛学、哲学、管理学、沟通学等等,各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让人佩服,引人深思,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就老师的观点,我想从沟通的角度聊聊(咋地觉得沟通的四要素那么像ORID呢~~~)

1、观察:观察而不评论

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不加任何评论,因为评论会让对方认为是批评,是道德评判,并开始反驳,而我们将注意力转到评判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时,会导致关系越来越恶劣。

比如:我看见老公有时在下午睡觉,在家里玩游戏不做饭,我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你真是个懒惰的人。但是!如果在说出这句话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称为“懒惰”呢?

2、感受:体会需求未被满足的心情

行为可以有好坏之分,但每个人的感觉反应本身并没有对与错。我害怕、我担心、我忧伤、我愤怒、我内疚、我嫉妒,它都是对的。因为感受是需求的信使,它来告诉我们,我们内心的需求是否被满足。

记得去年有部非常好的电影《头脑特工队》,充分演绎了每种情绪背后对应的需求,帮我们了解负面情绪的意义,强烈推荐。

3、需要:探寻我的需求

别人的行为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比如:因做家务而吵架时老婆对老公说说:“我从未没见过象你这么自私的人!”老公会驳斥:“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你才自私!”在争吵时,双方都会感到恼怒,可是仔细想想,对方在说出这句话时的需要是什么呀?妻子是希望获得体贴,老公是希望获得肯定。许多时候我们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4、请求:我为我的需求负责,允许而不期待

说出希望,而非说不要。在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时,对方也许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到什么,很容易引起反感。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不要做什么不要这么做,但是我们却很少告诉过孩子可以做什么,正确的做事情的方法是什么!

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想法,不期待对方必须满足我。因为一旦对方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我的需求应该谁负责,是对方吗?不,是我们自己,因为没有人该为你的需求而负责任。

沟通的内容太多了,理解的都只是皮毛,学习的路很漫长啊!

如果三打白骨精想有另一种结局,也许孙悟空可以这么对唐僧说:师傅,当你说出“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是我徒弟。”这句话的时候(观察),我非常的震惊,内心满是屈辱、我对我们的西天之行几乎绝望(感受),我多么希望师傅能看到我,我在拼劲全力护您周全,我跟您一样希望不错怪好人、让周围的百姓不遭受妖精残杀(需求),如果可以,请师傅相信我,给我机会证明,我打死的确实是白骨精,我没有滥杀无辜。(请求)(好穿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总而言之 对《西游伏妖篇》,众人褒贬不一。 看到那些嚷嚷着说不再欠周星驰电影票的言论,我就气不过。光凭影片前...
    某人李下阅读 15,943评论 160 340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12,279评论 3 27
  • 最近的项目中出现了几处界面卡顿的问题,虽然不全部是UITableViewCell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适用于UIT...
    lugic阅读 3,335评论 0 1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要说的这段时光就是甜橙宝宝降临之后的日子。 2016年4月28日(农历三月二十二...
    高娟Shelley阅读 2,299评论 0 0
  •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养过猫和狗。没错,那时候养狗是为了看家,养猫是为了捉老鼠。现在养猫狗了人很多,但目的却不同了。现...
    forever_杨阅读 3,2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