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还走的五本书有幸被酱全部翻牌,强烈要求都买下来,很是欣慰!本周的绘本推荐容我想一想,先上图!根据听课过程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单,随意挑选如下五本。
先来说说酱最喜欢的《奶奶的红披风》。这本书是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是国企中的巨无霸。中信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品质众所周知,中信童书是中信出版集团旗下的少儿童书品牌,最近几年发展特别快!中信童书旗下也有很多子品牌,其中有一个叫“红披风”,就是因这本书命名的。红披风还出版了其他一些我非常喜欢的童书,比如叶露盈的《洛神赋》(收藏在家并没有时时欣赏)、《独生小孩》(独生子女的孤独和幻想,很有代入感)、《你好灯塔》和《小星星的大月饼》(酱的新宠)、《太喜欢历史了》(据说对小学高年级孩子很有吸引力)。顺便插一句,现在发现很多关于历史的童书,把我都深深吸引住了!
Anyway,言归正传!2015年凯迪克银奖作品《奶奶的红披风》讲述的是一个初次来到奶奶家暂住几天的小男孩,面对一个繁忙嘈杂、复杂多元的美国大城市,他是如何从初来乍到时的紧张排斥,到勇敢体验、感受这个城市魅力的故事。
小男孩对大城市的恐惧来源于非常直观的印象:黑暗拥挤的地铁、嘈杂的交通要道、诡异的涂鸦、邋遢的流浪汉,这一定和他原来宁静简单熟悉的生活很不一样。陌生带来不安全感,如果在自己和陌生之间再竖起一道墙,不安全感就只会越来越严重。虽然奶奶说了,这是一个很棒的城市,热热闹闹、充满活力,而且非常神奇,可是怎么也打消不了小男孩的担忧。于是夜里,奶奶织了一件神奇的红!披!风!
最近看了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其中引用了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来解释“通道”的象征意义。原作中的“通道”是一个男孩子在午夜通往另一个梦境世界的“通道”,教育学家认为这条“通道”实际上连接的是此侧的“技术性世界”(我理解为现实世界)和彼侧的“超越性世界”(我理解为诗和远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条自由来去两个世界的“通道”使孩子的宇宙更加丰满;在孩子从孩童蜕变为成熟的个体过程中,这条“通道”还兼具了“破茧而出”的功能性意义;除此以外,孩子和周围的人,特别是亲密关系中,“通道”就是有效沟通。
语言沟通的效果有时候是很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对他说了100句,他可能只听进去1句。沟通的有效性并不在于我们说了多少次,而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奶奶的红披风就是那条通往孩子内心的“通道”,找到这条“通道”,才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帮助他一同去克服恐惧。(偶尔我也会称这种方式为“忽悠”,“忽悠”对大人小孩都管用哒)
所以我们是要好好想想,我们和孩子之间有没有那么一条有效的“通道”?如果有,那么另一个同样很费时间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耐心等待这条“通道”打开大门?
什么时候能等到,还未必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