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吾凡君~~
今天距2020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已有一年了。
去年1月23日,除夕夜前一天,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整座城市瞬间被调成了静音模式。
聚会取消了、旅行暂缓了、就连以往热闹的大街小巷也变得异常的安静了......
如今又逢年关,疫情再次来袭,意味着我们又将遭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1月20日,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春节返乡需持有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的消息。
这无疑是给在外打工的异乡人出了一道难题。
回OR不回?
每年春节都被人们常念叨的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回家对于在外打工的异乡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时候我们都盼着快点长大,高考填志愿时都想报离家比较远的城市,一切都是为了远离家乡。
而长大后,家乡则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在疫情当下,我们对家乡的留恋,参杂着一种“不得不爱”情感,因为家乡是我们唯一的归属,是我们唯一的根源。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去向远方。”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漂泊,即使流浪,我们永远还有故乡。
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在拥挤的火车车厢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只为回到那久违的家乡。
前段时间,有人借用余光中的《乡愁》来调侃。
从前,乡愁就是一张张火车票
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张核酸证明
我在这头
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吧,别回这头!
这些网友真的是太有才了。表面上用幽默搞笑的言语来调侃,实则暗讽防疫制度的不合理。
2020年底,“打工人”一词突然爆红网络。
于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时常会出现这句话:“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才是人上人”。
自从参加工作之后,我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选择打工的初衷又是什么?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打工是为了自由,为了实现回家的自由。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好生活”。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多人搬到城里,过上了好生活,也不再回家乡。
因此,回家过年,才变得更有意义。
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 ,毕业之后就来到我爸妈所在的城市工作,平时节假日对于回家基本没什么感觉。
但春节的意义则不一样,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回到家乡会有一种归属感。
这种感觉在异乡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城市只适合生存,而故乡则适合生活。
在外忙碌了一年,再多苦再多累,回到家乡的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
趁自己年轻、趁家人还在,能回去尽量回去多看看。
最后申明一点,国家和政府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只是返乡得做好安全防护,为自己也为他人。
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文明人,勿造谣、勿传谣。
-END-
作者:吾凡君,90后射手座,一个有态度的猫系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