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看他的行动,如果三年不改,就是孝了。但是如果机械地遵守父亲的遗志,可能就会变成宋徽宗,他继位后恢复了很多父亲宋神宗时期的政策,包括打压元祐党人,焚毁三苏著作等等,这显然是不对的。孔子生活的时代,是讲究家族传承的,父亲做什么行业,儿子就做什么,家族几代人都是做这个的,叫子成父业,因为全村可能就你们家会这一个手艺,如果儿子不继承,真的很麻烦,还得再去培养,所以孔子说这话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如果今天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是按父亲那一套,肯定行不通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道”理解得更高一点,就是家风、家训、价值观,做人的原则等等。好的家风和原则值得下一代继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