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的思考

    王德峰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一个说法:少年学儒、中年学道、老年学佛。细品之下,颇有道理:
    儒家提倡礼义仁智信恕忠孝悌,主张积极进取,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少年时重在教化(教育),才能为后续成长打好基础,这就是所谓“拿得起”。
    道家讲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但又无为而无不为,化繁为简,让心灵变得简单,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度。中年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家的天道无为思想就可以让我们在这些纷扰的世事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这可能就是有人总结的“想的开”。
    佛教常说缘起性空、因缘所生,讲究苦集灭道四谛,认为四大五蕴万法皆空,从而彻底觉悟得大自在。这就如同人到老年,就应该放开心灵的枷锁,看开一切实物,避免过多的欲望缠身,安享晚年。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放得下”吧。
    反之,如果在少年时期过早接触无为而治、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等思想,则要么可能失去动力,庸碌一生,要么可能误入诡道歧途,害人害己。

    由此联想到软件的生命周期,一般包含设计、开发、运维等几个过程,在最后的运维过程中又会收集到新的需求,由此进入下一个新版本的设计、开发、运维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如果我们将儒释道思想融入到这个生命周期中,发现竟然非常契合:
    1、设计阶段,可以参照儒家学说的精神,积极进取、立足高远,我们就可以融合专业的业务背景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形成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
    2、开发阶段,可以参照道家的学术思想,大巧若拙、化繁为简,将复杂留给后台、便捷面向前台,如此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必然会受到客户的欢迎。
    3、运维阶段,可以引入一些佛教的经典思想,缘起中道、自性圆融,以专业的知识、良好的心态为客户提供运维服务,这种服务能不让暴躁的客户心情愉悦吗。

    很多企业都在搞企业文化,但大部分的企业文化,都只是组织一些团建活动、贴一些宣传标语、慰问一些困难家庭等这些表面形式,也许有一些效果,但这和所谓的“文化”差距甚远,难怪台湾的一些学者批评大陆很多企业都没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很多思想都对企业的管理、发展具有启迪作用,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发展相结合,是每个企业老板和高级管理者都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也许,在如今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变革创新、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参照大自然中植物与动物分类,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1.动物代表动态 2.植物代表静态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 4.植物...
    祺妹阅读 3,017评论 0 0
  • “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先从文化和企业的定义谈起。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甲坤阅读 6,179评论 0 12
  •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里提到桥水基金企业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我们通过极度探寻真相和彼此间的极度透...
    陇西读书与写作阅读 7,417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3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8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