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大多数人心里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或许是一个温暖的住宿、一个充满争吵的空间、一个爱意满满的港湾……
在我心里,家有太多的意义,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你看,“家”的组成结构上面是宝字盖拥抱着下面的字,如同我们回家就回到了爸妈的怀抱一样。我一直认为家就是一个被爱意紧紧包裹的温暖小窝,虽然家家都有难念经,外人看不到爱,但是里面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是出于对家的责任,都是在被爱覆盖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生活细节的眼睛。我就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发现着我所生活的地方值得写下的瞬间!
2021年1月23日,没错就是今天。有没有觉得事事有回应真的很让人暖心呢?
爸爸:“你咋在那吃梨罐头呢,那是我给老闺儿买的。”
妈妈:“你老闺儿跟我说她不爱吃梨罐头,爱吃葡萄的,让你拿走吃了!”
此时爸爸沉默几秒钟…
爸爸:“那我晚上下班回来再给我老闺儿买两瓶。”
我早上就是上面的对话吵醒的,我迷迷糊糊的听到爸妈的对话,我经常被爸妈的聊天吵醒,回到家早上就不用订闹钟了,有爸妈就够啦!对于罐头这个事情,因为我感觉他会忙忘,所以听到爸爸说晚上再给我买两瓶我也没当回事儿。毕竟东北男人用我们东北话来形容就是“大老粗”,粗心大意,稀里马哈,这种情况一般应该就是说完就忘了。可是,我爸今天晚上回来让我又意外又暖心,我正坐在餐桌榨果汁,听见楼道里“咳咳”声,应该是我爸回来了,随后就开门了,我下意识抬头看一眼,我看见我爸悄悄地探头看见我在家,我爸笑嘻嘻的“呀~我老闺儿在家呐!”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是这个时间我不在家还能在哪呢哈哈,接着我爸就慢慢悠悠的拿出一瓶罐头给我,又拿出一瓶,我看见两瓶葡萄罐头顿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爸爸这一个举动就让我觉得现在事事有回应的人真的不多,可事事有回应的爸妈又有多少呢,在有的家庭中这个事情可能在早上以“我吃了就吃了,哪天再买呗”结束,就不了了之。
那些模棱两可的词语真的会让一些在意的人充满期待之后又频频失落,例如下次、改天、以后,有时间,这些词语在现在社会交流中的言外之意:下次=星期八,改天=32号,以后=13月,有时间=25点。这些都是带有敷衍和无所谓不在乎的态度表达出来的,那些在乎你的人慢慢还会继续在乎吗?
如果事事有回应,那结局又会是什么样。
擦亮眼睛发现生活 写下生活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