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六种行为,会让孩子将来恨你


春节回老家过年,女儿非常高兴,她又可以为所欲为了。

平时带在身边,饮料偶尔给她买一次,回到家,爷爷给买了一箱雪碧,每顿饭,爷爷倒酒,她倒雪碧。

有心阻止,但一则过年,二则老人的心意。心中暗想,回去再说.

孩子却不知妈妈心里的小九九,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越发无法无天。

那天,她坚决不吃饭,不吃饭也就罢了,还要空腹喝雪碧。别人都说喝就喝吧,唯有我制止了她。要喝也可以,但必须吃饭。

娘俩僵持了几分钟,她突然说:“谁让你回来的,你再也别回来了,你快走吧。”

她的狠话没有吓住我,最终,她妥协,先吃饭,再喝雪碧。

反思孩子的行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不佳,靠说狠话发泄。

平时自己也说饮料喝多了不好,要少喝,一看有人撑腰,立马变得跋扈不讲理。

细细思之,孩子的很多行为不是生来如此,而是大人的教育方式使然。

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这些行为,如果处理不当,自己将来后悔,孩子还会怨你。

1.过分溺爱

爱没有错,适度的溺爱也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丰富孩子的情商,但过分的溺爱却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过分溺爱的孩子,容易飞扬跋扈,自私自我。

坐公交车时,曾见一位老人接孙子放学。老人年过花甲,头发花白,小男孩八九岁。上车后,没有空座,两人站着。

孙子说:“怎么连个座也没有,累死了。”

一乘客看老人年纪大,起身让座,老人连说谢谢。

孙子看有了座,一屁股坐下。老人依然站着,身上背着孙子的大书包,一直等到下车。

孩子觉得应当,老人也觉得应当。只是不知道这孙子长大了知不知道心疼老人。

2.过分保护

母鸡爱护小鸡,这是本能。父母爱护孩子,也是本能。不过不应该过分保护,让孩子放不开手脚,没有了自信。

女儿有个同学,每天由妈妈接送,虽然长得高大,做什么事却畏首畏尾。

偶尔一次,见着妈妈陪她在操场上玩。

孩子要上滑梯,妈妈赶紧跑过去拉住,这个太高了,咱不能上,来,上这个小的吧。

孩子要打秋千,妈妈不许,说万一掉下来怎么办。要上也行,得我扶着你。

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只有在父母的保护下孩子才能去做一些事情,离开了父母,孩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大家吐槽的妈宝男,不管年龄长到多大,有什么事都要先问问妈妈行不行,他们的行为,与家长的过分保护不无关系。

3.过分强制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的附属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事事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就连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父母也想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不管孩子想不想结婚,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在父母那里,结婚为大,不结婚就让父母没面子,不结婚就是跟父母对着干。

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少强制孩子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必须怎样怎样”是父母的口头语。

有的孩子表面顺从,背地里却消极抵抗。严重的,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对着干。

给孩子必要的自主权,是父母的必修课,充分放权,不会失去父母的权威,还会让孩子尊敬父母。

4.过分纵容

闺女春节期间的一些反常行为,体现出我们平时对她纵容的后果,在春节期间不过是一个总爆发。

作为父母,我们对她有一种愧疚感,总觉得陪她的时间不够,对她的一些要求尽量满足,有时候满足不了,她撒泼耍赖,我们也没放在心上,也没怎么制止。

时间久了,她也把撒泼耍赖当作了法宝,只要耍耍脾气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她的坏脾气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我们的默许下,长期潜移默化产生的。

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虽然现在看就是脾气坏一些,也不会产生大的问题,但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过分包办

亲戚家的孩子5岁的时候还不会用筷子,上幼儿园有半年的时间靠老师照料,穿衣吃饭处处需要人帮忙。

他父母说,这孩子从小什么事都是别人帮他干,我们觉得就这一个孩子,等大点自然就会了。

可孩子长到10岁的时候,自理能力依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差,在学校里遭到同学的耻笑,他回到家对父母大发脾气。父母这才知道自己错了。

在大人的眼里,孩子还小,很多事都是做不好的,做不好怎么办,当然是大人帮他做了。

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犯错,大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却没有想到后果。

6.过分挑剔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非常高,一旦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就会对孩子做出一些负面的评价。

“你怎么这么笨”

“你看看你们班的那个谁谁”

“你这点一点不随我”

父母觉得这样说是督促孩子上进,却忽视了孩子也有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也会慢慢的否定的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

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是个精细活,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既要与他们斗智斗勇,升级打怪,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才有可能占得上风。

孩子是个有感情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做的是监督和指导,而不是处处替孩子做决定做选择。

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能够修炼一身本领,在将来的社会中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这才是父母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