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的唢呐节目让我想起了吴天明导演的作品《百鸟朝凤》。之前一直想看,但没有时间,后来便渐渐淡忘了。趁这个假期有点空闲,观看了这部电影。
连续看了两遍,这部电影在我心中的评分是相对较高的。故事的叙述没什么技巧,可以说是平铺直叙。但就是这种平淡的叙述才使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加凸显。虽然讲故事运用一些技巧会让故事更加精彩,但太多的技巧同样会让观众眼花缭乱,从而忽视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于有些观众批评该部影片“电影技巧”落后,我却是不敢苟同。
而说到故事内容,这也是一个看到开头便能猜测到结尾的故事。没什么悬念。电影从一开始便是从游天鸣的视角叙述的,所以焦三会把焦家班传给游天鸣也不意外;主人公从一开始便没有吹唢呐的天赋,所以出现一个天赋极高却没有得到传承的蓝玉来与主人公形成对比也不奇怪;198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旧传统与新事物相互碰撞,所以唢呐匠从繁荣走向衰落也是顺应历史规律。故事真的是一点悬念也没有。但导演生活在现代的潮流之中,却能够守望这些面临困境的传统文化,这个情怀便已足够我们铭记。
说说电影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场景吧。
第一个是场景是游天鸣他爸爸游本盛摔倒、游天鸣跑过去扶的情景。焦三在后来曾经说过,他之所以会收游天鸣做徒弟,便是因为这个场景中游天鸣的那一滴眼泪。在看第二遍时,我特意注意了这个场景。当时的焦三看到这个场面,眼神一顿。那从眼神中传递出来的感情,似乎是透过了游天鸣看到了他曾经的孩子,又似乎透过游天鸣看到焦家班的未来。所以,当游本盛打游天鸣、被焦三拉住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欣喜的。这证明了焦三收游天鸣为徒其实是真心喜爱这个孩子的。而在影片的后半部,焦三吹奏百鸟朝凤吐血、改换敲鼓后,望向游天鸣的那一眼、那一抹心满意足的微笑,其实是对他当初收下游天鸣这个徒弟的欣慰吧。
第二个场景是游天鸣成功从河里吸上水的那一幕。游天鸣的开心用鸟飞鱼跃的手法透过屏幕直抵观众的心中。可是当他兴冲冲的跑回去、希望得到师父的一句肯定时,焦三却只是点点头、然后给了一根更长的芦苇竿和一句话“去吧,接着吸”。这不就是我们那不善言表的严父形象吗?焦三是把游天鸣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培养啊。
兴许有人会认为认为焦三最初不传唢呐给游天鸣,是因为游天鸣没有天分,不愿意教他吹唢呐。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当初收蓝玉做徒弟时,焦三是有犹豫的。焦三说过,蓝玉是他徒弟中悟性最好的那个,那么他为什么要犹豫?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后来却是灵光一闪:难道焦三在最初便把游天鸣定为接班人了?所以他才犹豫……所以后来焦三经常带着蓝玉出去见世面,而游天鸣却总是被留下来练习吸水和做农活,是焦三在践行“笨鸟先飞”这句老话?再后来传给了蓝玉几百年前的唢呐是焦三对蓝玉的一种补偿?再再后来,游天鸣把唢呐遗失在火中,焦三才会因失望打了游天鸣一巴掌,却对蓝玉不置一词?游本盛曾经告诉游天鸣,唢呐匠能学得百鸟朝凤必得天分高、德行好。蓝玉天分高,品行也没什么大问题(割麦子那个应该算是没经验吧,算不上品行问题)为什么他不能学百鸟朝凤?思来想去,或许也有这样的一个原因在吧。焦三把自己吹的第一支唢呐交给游天鸣时说“别看他个儿小,调儿可高呢”,这句话里寄托了焦三对游天鸣的无限期望。
第三个场景是游天鸣所带领的游家班与洋乐器面对面对抗的那个场景。这是电影中旧传统与新事物矛盾的高潮。场景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当洋乐器刚上场的时候,大部分的观众都因为好奇,被洋乐器吸引,但仍有小部分观众围在游家班旁边;可是,慢慢地,那一小部分观众也被洋乐器吸引;最后,有趣的是,和游家班起冲突的并不是洋乐器的那些演奏者,而是观众。这里面是否有导演对于旧传统、旧事物陨落的隐喻?这不是很像我们对待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态度吗?我们因为好奇,被新事物吸引,但一开始总有些人还在坚守;后来慢慢的被社会同化,接受新事物;最后旧事物便只剩下传承者在守望。而新事物和旧事物真的就是对立的吗?还是,只是我们这些观众下意识里认为他们不能共存而已?这是值得深思的。
最后,在电影的最后,镜头离开无双镇,来到了现代化的省城。蓝玉和秀芝都劝说游天鸣留在省城,游天鸣却说:“我跟师父发过誓的。”然后三个人都被唢呐声吸引,看到一个乞丐吹着唢呐在乞讨,而乞丐吹的正是那首他师父不肯轻易吹的“百鸟朝凤”。那个乞丐让我恍若看到以后的游天鸣。有些观众说吴天明导演固守传统,认为传统都是优秀。其实,吴天明导演已经告诉游天鸣、告诉我们了:传统要坚守,但也要与时俱进;如果一味的不变,便只能走向灭亡。在影片中,“我跟师父发过誓的”共出现过两次。两次都是别人劝说游天鸣作出改变的时候。游天鸣坚守对师父的誓言可以,但是否可以相对应的作出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可他却只是死死的守着唢呐,守着对师父的誓言,然后抱怨,抱怨这个社会越来越不行。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没有一点挣扎便被拍死在沙滩上——钱越来越少没想办法,不行接师礼没想办法,游家班散了没想办法。他只是顺应潮流,顺应旧事物就应该灭亡的潮流。焦三选游天鸣当接班人,是看上了他的实诚;可也正是游天鸣的实诚,导致了无双镇唢呐的消逝。有时,我在想,如果当初焦三选的是蓝玉,以蓝玉不安分的性格也许会有适应时代潮流的改变,那么便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这部影片争议颇大,认为好的观众,把它捧上天;认为不好的人,恨不得多踩几遍。我看完两遍后,感触良多,欣喜有之,遗憾亦有之。以上几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