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30岁的我们
我们生不逢时,却与世界相见恨晚。
1/
初到世间的我,不会知道三十岁的我是什么样。
三十岁的我,同样也不知道六十岁的我是什么样。可能,连四十岁的模样也是模糊的。
回望当时,却又能记得几分?
如果把三十年划作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天真。无忧无虑,没有伤春悲秋,只懂及时行乐,贪婪地索取而不会被要求回报。
第二个十年是青春。我行我素,张扬才华放纵思想,第一次被情感困扰,给自己画地为牢。时光被用来挥霍,被用来浪费,似乎这样才能证明,曾有过青春。
第三个十年是责任。被时间的巨轮追赶,迫不及待地逃上驶往未来的船。更加勇敢或者说不怕死;更加果断或者说冲动;更加慎重或者说胆小。开始思考生命,以及我之所以为“我”的意义。
都说三十而立,而我们没到三十,就已经开始独立。
2/
这三十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当下的幸福。
过去已去,将来未来。只有当下还在。
心中有远方,到达却要靠行走的力量。内心的成长更多时候是靠自己修炼,而无法依赖别人帮忙。
所以曾经以为那些断不了的舍不掉的离不开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东西一直没有改变,始终在那儿,你根本不会去思考它是否应该被断舍离。
一念起,万象新。
3/
开始尊重自己,却也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善待,善始,善终。
相信认真努力地活好过恣意地挥霍。实际上是时日无多的紧迫,如同考试结束前的争分夺秒。
更多地用独立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不惧、不急、谦卑、平静。
没有什么大不了。
大事终会化小,然后被分解、被理解、被解决或是被遗忘。
距离三十岁还有几天时,开始回顾前三十年的喜悲,那些人们经历或未经历过的悲欢离合,逐渐地被心中的自己接纳。试着原谅它,爱它,拥抱它,直至在我怀中化作无形。
所以写下这么一句话:三十前,五味尝遍;三十后,冷暖看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一棵树,如一座碑。
我们生不逢时,却与世界相见恨晚。如果非要回答1987,我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