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我们通过举了四个鲜明的例子,说明了新习惯是如何被创造以及习惯是如何改变的。同样的,我们今天也会举出三个典例,以此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核心习惯以及如何让习惯来促进我们的成功。
1987年10月狂风大作的一天,一群杰出的华尔街投资者和股票分析师聚集在曼哈顿一家奢华酒店的舞厅里,准备会见美国铝业公司的新总裁。美铝公司的创立者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发明了一套熔融铝金属的工序,自那以后公司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之一。
从好时巧克力的包装箔片和可口可乐的易拉罐金属,到人造卫星所用的衔接螺栓,可谓无所不包。然而,1986年就有投资者开始抱怨,说美铝公司一次又一次出现管理失误,在竞争对手抢走顾客和利润时,却不理智地打算拓展新产品的生产线。因此在美铝的董事会宣布要更换公司领导时,投资者们显然都松了一口气。但当他们得知人选是名叫保罗·奥尼尔的前政府官员时,又开始担心起来。
离中午还有几分钟时,奥尼尔出现了。他51岁,身穿有细条纹图案的灰色西服,打着亮眼的红色领带。虽然头发花白,但身板笔直犹如军人,而且步伐有力,笑容温和。整个人看上去威严可靠、自信迷人,有美国总统的派头。接着他开口说话了,“我想和你们谈谈工人的安全问题。”
他说,“每年很多美铝工人都会严重受伤,令工厂不得不停工一天。我们的安全记录比全国的一般水平要高,而且我们的员工是经常和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的金属以及能砍掉人手臂的危险机器打交道的人。现在还不够好,我的目标是让美铝成为全美国最安全的公司,我要让工伤率降为零。这不会是你们从其他总裁那里听来的鼓舞士气的话或者其他废话的功劳,而是因为公司的每个员工决定成为公司成功的重要一环,他们已经在致力创造出一个杰出的习惯。安全会是整个公司竭力改变习惯并取得进展的一种标志,那才是评价我们的标准。”
当听完新总裁的那番话,屋里的投资者们几乎要吓得夺门而走。然而结果却是奥尼尔就职“宣言”发表还不到一年,美铝就取得了空前的利润。在2000年奥尼尔退休的时候,公司每年的净收益是他上任的5倍,股票市值达到270亿美元。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美铝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公司之一。在奥尼尔上任之前,美铝的所有工厂几乎每星期都会发生至少一桩工伤意外。但他的安全计划施行后,一些设备能够运行多年,没有因为任何一个人受伤而要停工一天。公司的工伤率降低到美国平均水平的1/20。奥尼尔是怎么将一个巨型臃肿、危机重重的公司转变成一个利润和安全兼收的企业的呢?
奥尼尔从来没有承诺过,他对工人安全问题的重视会增加美铝的利润。然而,当他制定的新惯例在公司实行后,产品成本降下来了,质量也上去了产量也出现了激增。如果熔融金属飞溅伤人,那他们就重新设计能减少受伤事故的浇注系统。
而金属飞溅减少,也意味着浇注时金属材料浪费的减少。如果一台机器总是出现故障,他们就会选择换一台,这也就减少了坏的传动装置绞断员工手臂的风险。而这也让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因为美铝发现,机器故障是产生次品铝的重要原因。
通过破坏一个习惯,然后观察整个公司会因此连带出怎样的变化。奥尼尔相信一些习惯具有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力,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会引起其他习惯的改变。换言之,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具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
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而是需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而奥尼尔选择的正是“安全”。
如果你注重改变或培养核心习惯,就能引起广泛的变化。然而,核心习惯并不容易发现,你得先知道从哪里着眼,寻找核心习惯意味着找出某些特性。核心习惯能为人提供学术文献中所称的“小成功”。它们通过建立新的结构以利于其他习惯的形成,并在变化扩散之处建立起某些文化。而奥尼尔和其他人一样,发现理解这些原则和运用它们不是一回事,这需要一点智慧。
如果说我们需要首先找到“小成功”,那么这里需要引出一位泳坛健将——菲尔普斯的故事。菲尔普斯在7岁的时候开始游泳,以消耗掉能让他母亲和老师几乎要疯掉的过剩精力。当地的一位名叫鲍勃·鲍曼的游泳教练看到他修长的躯干和大手,以及稍短的腿部(这样会减少游泳的阻力),认为菲尔普斯能成为游泳冠军。
但菲尔普斯很情绪化,他在比赛前没法平静下来。他父母离异,自己没法处理好压力。鲍曼买了一本放松练习的书,让他母亲每晚大声读给他听。这本书上有句话:“将手指握成拳头,然后放开,想象紧张就这样消失掉。”这句话让菲尔普斯身体的每部分绷紧再放松,直到他入睡。
在菲尔普斯十几岁的时候,每次练习完,鲍曼都会让他回家后“看录像带”——在入睡前看,在醒来时又看。其实这录影带并不是真正的录影带,而是对于完美比赛的脑内想象。于是每晚入睡前和每天早上醒来时,菲尔普斯都会想象自己跳进泳池后完美泳姿的慢动作。
他会想象自己在水中划臂,触到池壁后,转身以及最后冲线。他会想象身后的水痕,嘴巴划过水面后从嘴唇滴落的水珠,强到似乎要扯走他泳帽的水的力量。他就这样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看”完整个比赛, 一遍一遍地看最小的细节,直到他用心记住每一秒。
鲍曼相信,对于游泳选手来说,胜利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惯常行为。鲍曼能够教给菲尔普斯的是,让他成为泳池里精神方面最强选手的习惯,正是这点让菲尔普斯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他设计了一系列动作,帮助菲尔普斯再每场比赛前保持平静和意念的集中,以此来找出在这种以毫秒取胜的竞技运动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细微优势。
一旦鲍曼在菲尔普斯生活中建立起一些核心的惯常行为,其他的所有习惯,比如饮食和训练时间表、准备运动和睡眠习惯等,都会自动各自就位。而这些习惯如此有效,能成为核心习惯的核心原因就是学术文献中所称的“小成功”。就这样,菲尔普斯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牌。
大量研究表明,意志力是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梯。在2005年的以此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选取了164名八年级生作为样本,测量了他们的智商和其他因素,其中包括通过自律性测验得到的意志力程度。
意志力水平较高的同学在学习中会获得更高的成绩,在择校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他们通常不会缺课,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做功课、更少的时间看电视。“相较于那些易冲动的同龄人,自律性强的青年人在学习表现变量上会获得高分。”研究员记录道,“相比于智商,自律性能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哪位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通过自律性可以预测出结果,而之上就达不到这一点……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把自律做到极致的星巴克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星巴克开始规划大规模增长战略蓝图的时候,行政部门就认识到企业的成功需要一种经营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杯美味的咖啡价值4美元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早在初期,星巴克就开始研究如何指导员工调节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律性,从而在提供各项服务的时候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除非服务生能将个人问题孤立于工作之外,否则有些员工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大量掺杂到对待顾客的态度当中。然而,如果雇员懂得如何保持精神的集中和自律,即使是在8小时轮班的最后一刻,他们也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星巴克顾客所需要的更高级别的餐饮服务。
星巴克已经支付了数百万美元以开发员工的自律培训课程。实际上,公司行政部门也编撰了工作手册以指导员工在生活中将对意志力的锻炼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部分说来,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星巴克由一家一蹶不振的西雅图企业,发展为一个拥有17000家连锁店、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餐饮业巨擘。
星巴克发现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自律精神转化为一个企业的习惯。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当赋予员工一种有所掌控、拥有真正决策权的感觉,就可以使员工将更多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工作当中。
铝业公司总裁奥尼尔教会我们如何寻找核心习惯,菲尔普斯教练鲍曼让我们明白建立核心的惯常行为的力量,而星巴克企业的成功则告诉我们意志力的培养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
通过今天的读书笔记,大家一定对自己日常的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以及启发,不如就从现在做起,试着寻找核心习惯,注入意志力,从而带动其他良性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