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上了袁老师的正面管教基础课堂,中间有家长体验活动,一位家长上台扮演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宝宝(爸爸的爱,妈妈的爱,爷爷的爱,奶奶的爱,姥姥的爱,姥爷的爱......),六位家长分别上台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每人都说两三句平时对宝宝说的话,每说完这些话就会在宝宝身上缠上一圈纸,就这样依次围着宝宝讲完话,宝宝已经被一圈圈纸带死死的缠上,动弹不了了。他们演的角色都对宝宝充满了各种爱和关心,有包办,有表扬,有控制,有取悦,有批评......这个宝宝就这样被这些爱和关注死死的束缚着了。这时候袁老师问台上这位被一圈圈纸袋缠上的宝宝:“你此时什么感受?”那位宝宝说:非常不舒服,喘不过来,想挣脱开这些纸带的束缚。”就这样他一边说一边挣脱掉身上的这些纸带,自由自在的在台上活蹦乱跳了。这时候袁老师说:“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另一种宝宝就是习惯了这些爱的束缚,老老实实的待在这个爱的堡垒中,胆小懦弱,没主见,依赖,自卑......”看到台上这些家长的体验和袁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感触良多。是的,这就是我们普普通通的中国式父母,普普通通的中国式奶奶,都是掏心掏肺的爱着这个孩子,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个现象在爷爷奶奶的身上的表现最为明显。想着想着思绪就被拉到了今天中午。
今天中午午餐时间,一家长围在一起吃饭,蒸了一锅海鲜,这是儿子非常爱吃的。孩子奶奶自己也顾不上吃饭。剥开虾就往嘉晨嘴里塞,孩子爷爷忙着剥开海栗子给嘉晨吃。这爷爷奶奶自己也不吃,都忙活着给孙子服务。儿子感到了不适,不吃他们给剥好的,自己剥虾,剥海蛎子,这可担心坏了孩子的爷爷奶奶,一个说别让虾扎着手,一个说别让海蛎子滑破了,不让嘉晨自己弄,嘉晨也不听,依然在那自己剥虾,剥海蛎子,就是不吃他们给的。看到这一幕,其实我特别感谢这一年多来自己亲力亲为的照顾孩子,也感谢袁老师让我接触了正面管教,懂得了给予孩子尊重,平等,信任,这个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和力量了。他已经不是那个一年前就是张口等着爷爷奶奶来喂,什么都不做的孩子了。我看着依然不放心盯着孩子看的婆婆和公公说:“爸妈菜都快凉了,你们快吃饭吧,我们三口在家吃饭这些都是他自己做的,没人给他剥虾,他已经长大了,你应该相信孩子,你看这不都剥得很好吗?”孩子的奶奶听了放心吃饭了,一边吃还一边注意着孩子的状况。
看了这个家长的体验活动,理解了孩子被过多的爱和关注束缚的感受,听了袁老师的一番话也意识到这样长期发展下去的后果。我们家的孩子爷爷奶奶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式爷爷奶奶,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自己多学习提高育儿知识,尽可能的自己看护孩子,减少这些过多的爱和关注,不让孩子被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