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版本的英语教材,都会有一个话题是讲购物,无论是听说课还是阅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多数都是在讲如何节约用钱,而且都是在一节课的末尾,老师在PPT上出现一条相关的谚语,就算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环节了。
来看看龚亚夫老师对于话题“购物”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了什么建议:
实际上,在购物的过程中设计品格和思维能力,首先要知道买的东西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是想要但是实际上不一定需要的,哪些是想要也需要但不一定买得起的。
财商就可以体现在教学中了,生活中哪些是what I want, what I need,以及不乱花钱是一种美德和品德。
作为消费者,明确自己想要但是实际上不必须要的,想要也需要但不负担不起的这两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人们被各种广告、软文洗脑,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甚至引发的小额贷、校园贷的悲剧, 财商教育任重而道远啊。
我想,以后遇到购物这个话题,在情景设置中就可以设定在超市或者商场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让学生分类: 我需要的,想要但是实际上不必须要的,想要也需要但不负担不起的。这样在操练how much问价格、买东西相关句型后,再顺势告诉学生要理性购物,不乱花钱。这样的情感态度就不会那么生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