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好友开通了个人公众号,他是一个航海从业者,工作之余,喜欢阅读与思考,用文字记录生活。他告诉我要写一篇关于我的文章,我笑答“我有啥好写的呢?”其实心里还是很期待的。今天他发给我一篇题为《姑娘,你的人生不需要太“懂事”》的文章,点开一看,惊喜、惊讶,更多的是感动!
看完文章,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总以为自己悄悄经历的那些细碎时刻,只有自己记在心里,却没想到你都默默看在了眼里,还把这些小事写成了温暖的文字。这份用心,比任何赞美都让人动容。千言万语到嘴边,最后还是汇成一句最实在的“谢谢你”——谢谢你懂我的“懂事”,也谢谢你愿意为我写下这样一篇满是心意的文章。此刻,我也想把它分享出来,部分原文如下:
我有位老友,是“懂事”的活样本。儿时她是“不用大人管”的乖孩子,把成绩单磨得发亮,把委屈和任性折成纸船沉进心底;青年时她是“顺父母意”的好女儿,循着期待走进师范院校,在物质紧俏的年月里,早早把薪水变成家里的顶梁柱;成年后她是“顾全大局”的妻子与母亲,左手攥着职场的KPI,右手揽着家里的柴米油盐,把日子打理得看似周全,却忘了给自己留一寸呼吸的空隙。
可人生从不是“懂事”就能换得圆满的交易。人到中年,生活的暴雨突然倾盆:婚姻的裂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身体亮起的红灯,像三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某个深夜她红着眼问我:“我对得起所有人,怎么偏偏对不起自己?难道全心付出,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这话像根刺,扎中了太多“懂事者”的痛处——我们总在为世俗的标准奔波,把自己的需求压缩成一粒尘埃,直到被生活推着走时,才惊觉早已弄丢了原本的自己。
最后想对姑娘们说:“懂事”从不是人生的必修课,你的喜怒哀乐,比别人的评价更重要。开心时就放肆笑,不必怕“不够端庄”;难过时就放声哭,不用装“太过坚强”。你无需活在世俗的框架里,更不必用“周全”绑架自己——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要先为自己而活,才算不辜负这一趟人间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