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對廬(7)‖ 許多心中珍愛的事物已經遠去……

诗: 对庐 & 赏读: 大地倚在河畔

一首诗,记录一段人生 [右炮仗花图来自网络]
见《对庐诗词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诗人 20 年前到番禺余荫山房采访,留宿园中深柳堂,见堂前有炮仗花开得灿烂夺目,印象深刻;20年后重游 , 骤见那炮仗花依旧灿烂,不禁忆起当年夜宿深柳堂,感触无限。《重游番禺余蔭山房再睹深柳堂炮仗花》诗便由此而来。

此诗写于 1983年。诗中所说20年,或许不是精确的整数,而是指上个世纪 60年代早期。睹旧物而感触光阴是普遍的人性情怀,经历劫磨的人此情更深沉透彻。深柳堂前著名的炮仗花有 100多年树龄。诗人于此一别后,经历文革、干校生活及世事种种变幻,两鬓也渐生华发。此时重临旧地惊见旧物,焉能不感慨无限!

在这里,无论是炮仗花或是深柳堂都只是一种指代。生命中恒久的真正美好的东西一直静静地呆在那里,它静候着,当你满怀疲惫重回到它的面前时,它没有改变,而你,却因沧桑易老和生活的庸碌而自惭形秽——我们距离那些恒久的真正美好的东西已经何其遥远了!诗人说“辜负名花二十年”,实在是意在花外,他或许是以自嘲方式表达一种人生无奈,感慨不经意之中二十年光阴已经远去,许多心中珍爱的事物已经远去……

不经意之中,光阴已经远去。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学者莫仲予说,他己未年冬与对庐相识,始读其诗,当读到此诗时,“不禁拍案而起,愀然而思,喟然而叹,醰醰然不可终日。盖往岁余重过江楼,门墙炮仗花萎谢不复振,感伤内蕴,而《感旧》十章,以才乏弗克达其意,今对庐竟为余达之,且触余五十年前诗事于垂暮之年,是余重对庐之诗以此。”

是啊,此诗看似平淡,却能触动人的情感深处,令人思之,因此动人。

前些日子与家人也重游余荫山房,在深柳堂久久注视挂于堂中的这首诗的书法掛匾。书法乃诗人手迹,不知何年挂于堂中。我想,这诗挂于此是多么的恰切!诗人已去,故事留在了这里。那株炮仗花树依然长得茂盛,每逢春季那花依旧开放。

                                                  (写于流花湖畔)

曲径回廊可见旧园远旅,一方池塘乃知岁月无声。

※《重游番禺余荫山房再睹深柳堂炮仗花》见《对庐诗词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P.25 //《对庐诗文集》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P.47)


某些生活诗意是咖啡作用于阅读和阅读加之于咖啡的互动建构。

【下期预告: 《赏读对庐(8)‖ 应向云山听凤凰》 一首七古记述城市的久远故事及遗迹。】


2016102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628评论 1 11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81评论 0 15
  • 网站:Codeabbey 声明:这里仅仅是自娱自乐刷的一些题,很简单,基本是使用Python,后期准备转用java...
    火影启源阅读 8,325评论 0 1
  • 早上8点,一个不落准时出发,我喜欢这样的活动组织方。 玫瑰基地,锦海玫瑰花,看到大片大片的玫瑰,品种多到叫不出名字...
    啡常识阅读 3,130评论 0 0
  • 感慨一下:朵宝一直在爸妈家,老师让发为武汉助力、为祖国加油的视频或手抄报,我把任务发给朵宝,朵宝发给我这个视频,有...
    最初的向往亦是温暖向阳阅读 1,1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