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时代的成绩班级垫底。总结起来只一个理由,笨,理解能力差。
家里也焦急,假期赶紧安排上补习班。
一开始听说补习,以为是开发智力,还颇为兴奋。因为我知道自己蠢笨,被老师骂过很多回,我也很渴望自己变聪明。
结果跟在学校没什么两样,依旧上课学习,拿的是下一个学期的课本。当时还比较奇怪为什么是这种补习。补习的成绩也一般般。
接下来正式开学,我成绩竟然进步了。因为我多上了课。虽说老师不同,但课本是一样的。
上课听不懂,是我学习最大的阻碍。
每当老师讲完,问大家听的懂吗,大部分学生说听懂了,而我无法说听懂。
不懂可以问,老师经常这么提醒。
但是对一个自知蠢笨的人,她的心思是复杂的。这么简单的东西,别人都懂了,我不懂,是我的错,不能麻烦老师。老师生气怎么办。
我的脑回路真的很清奇,一卡能卡很久。
高一时曾有些题目,百思不得其解,正确答案都有了,就是想不通。
到了高三的某一天,我又想起了这些题目,我终于把它想明白了!
以这种脑回路,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我始终是个学渣。
同一内容,理解能力不均是造成不公平的原因。
老师如果讲得快一点,理解能力慢的成绩不好。如果讲得慢一点,反反复复的讲,那对理解快的人是个折磨,而且拖慢课程进度。
我初中就有这个情况,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另一些人觉得老师讲得太慢。
高中学校曾把学生分班级,聪明的一个班A班,不好不坏的一个班B班,比较笨的一个班C班。
因材施教,不同班的讲课进度是不同的。
结果引发A班和B班歧视C班,不公平。
你想下,你作为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在笨的班级得有多难受。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聪明的。
我作为学生,宁可在AB班级当垫底差生,也不想在C班。
人的差别之大,使得教育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