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又快到了芒种。
昨晚的一场中雨过后,田梗间便飘来麦穗的清香,据朋友讲,这几天便是麦子灌浆的关键时刻。果不其然,眼瞅着麦子颜色由绿变黄,紧接着,收获的景象像过电影一样又一次展现在我的眼前,虽不曾亲身参与其中,却也近在咫尺,看得真真切切;走的近时,还会看到忙碌的人们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庞和脸颊上流淌的汗水。
过不了几天,便有了新发现。今年公司院墙上的蔷薇开的特别招人喜爱,颜色以红的、白的居多,红白相间也有零星黄色的,听同事说,蔷薇有几十个品种,颜色也很多。我想,如果再引进一些品种,错落地种在一起,岂不是更加悦目啊。这次,蔷薇花开的时间比以往都要长,接近一个月的时光。去花的近处观望,层层叠叠,一簇一簇的,竞相奔放,甚是壮观,应该称得上是“花海”了吧。开败的花瓣会一层层自然落入水中,浮在水面,颜色极像桃花,微风一吹,在水中就会盘旋起来;风大时会随风慢慢向下游飘去。而每当到了夜晚,虽不能观赏其美,却能在不远处闻到玫瑰般的阵阵清香。
说起植物来,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红柳”的植物,是2004年初来济阳时才知晓的。红柳又名“柽柳”,属植物类灌木或小乔木,老杆和老枝的树皮暗灰色。木质化生长枝上的叶披针形,基部短,半抱茎,微下延;绿色营养枝上的叶短卵圆形或三角状心脏形,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红柳种子沿黄河的上游一路冲刷到这里,一直来到济北大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红柳虽为异乡客,却也活得坦然、充实与自在,活得那样坚韧、执着和生机勃勃,向大自然默默呈现着绿色,并记录着她的历史与沧桑。
六月里,除了天气闷热,心情容易烦躁以外,却也有很多“趣事”,天一傍黑,住宅小区的树林里就会就闪出阵阵灯影,有时灯影会汇集成无数光束,凌乱地射向天空,这时,树林里好像有晃动的人影,时而也会发出人们窃窃自语的声音,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忙着挖“蝉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挖“节老猴”的情景(在我们老家管这东西叫节老猴或节老龟),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这小东西能够炸着吃,而且口感十分不错;一般是雨过天晴后,去大树底下寻找,偶尔会寻到或能挖出一两只,放在手里、身上任其爬行,感觉很好玩。听说济阳管叫这种小东西为“神仙”,感觉名字起的也有道理,这么神奇的东西在地里不知不觉地钻出来,看起来不是很神奇吗。然而,挖蛹之乐,只有亲自去体验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经历了不惑之年之后,便越发欣赏夏天了。因为,她在炎热中尽显热情与奔放,在雷鸣电闪中展示激情与伟力;你瞧,有时候所有的树、树叶会纹丝不动,尽显定力与宁静,像是在思索与凝视。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看她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绿,看她生机盎然的样子,看它对生命的追求、热爱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看她不献媚、不取宠、务实求真的朴实心态,看她与世无争、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
又到一年盛夏时。整天忙忙碌碌的我在尽情享受夏天之时,不免又增添了一丝丝焦虑,日子竟在忙碌中过得如此之快啊。清晨,当我像往常一样,匆匆洗漱时,掬起一抹清水抚在脸上,顿感一丝难得的清凉,禁不住自语道:“新的一天又来了”。
201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