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在“墨轩平台”创艺十年之际,墨轩旗下丹青海藏网推出《丹青百家》系列微专题。十年艺术沉淀,为藏友、艺友们推出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情怀,他们艺术功底扎实,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他们持续三十年以上,一直埋首艺田、辛勤耕耘,他们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愿与诸君同享他们的艺术。
今天介绍的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身上有这样一系列关键词:太行之子、苦行僧、现代山水画变革者、艺术殉道者、中央美院教授、学者、教育家、山水大家。。。。。。
1964年,23岁的他毕业创作,第一次走进太行山,1984年,《太行丰碑》斩获全国美术大展银奖 ,声名鹊起。一口“太行井”,挖了大半生,80余次上太行,流淌出了一系列“太行艺术生命之作”。
他的创作以太行山为艺术发端,从”人文关怀“到”历史关怀“再到”宇宙关怀”
,他的艺术不仅形成了:雄浑、博大、奇特、神秘的“贾式”鲜明风格,他还提出了“以石观化”、“宏观探道,微观探真”、“入古者深,出古者远”、“计黑当白,黑白一意”、“物我通达,贵在精神感应”、“以哲入画,至真至难”、“一殊之万变,一我之万殊”等一系列重要的绘画艺术理念,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专家说他的画让人有一种“佛魔一体”的感觉,媒体说他的画有“磁场”魅力。他说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画画。他就是被评为中央美院百年首批杰出教授、山水大家贾又福。一起感受“贾式”山水魅力!
与众不同的精神反射和精神感应一定会带来不同的艺术个性
要谈艺术个性,
必须强调画家在酝酿
直到产生一件艺术作品的每一个环节的
精神因素之敏感度。
我把它称之为
从精神反射深化到精神感应。
在艰苦的长期艺术实践中,
始终对精神反射与精神感应的深度。
坚持以不断地开掘与探求,
乃是形成艺术个性的最重要因素。
艺术家最忌同化意识——
用别人的眼睛和精神接触世界。
艺术个性的条件反射感应成为艺术家的本能,
与众不同的精神反射和精神感应
一定会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当然包括审美形式的特殊性)。
只有你的精神敏捷地反射出来的艺术个性,
才能成为你独有的艺术创造。
但作为精神财富,
则不应只属于你个人。
应让人们理解懂得而受到启迪,
否则就失掉价值。
每个画家自有他特殊的
心灵、个性、学识、修养。
有他特殊的审美情趣,
贵在特有,不贵共适。
性情最真切的画家,
在艺术领域对待生命,
大自然的态度。
一定有所爱,有所不爱,
在艺术上“博爱”必不真,
不真则伪。
见什么就爱什么的画家,
必定丧失了爱的个性;
不懂爱的价值,
而爱得太广,
这就必然降低了爱的标准,
耗散了爱的力量;
什么都爱,
就等于什么都不爱。
需懂得不爱与爱有同等的价值。
强调不爱的重要,
才有可能懂得去觅寻自己最爱的东西,
才有可能爱得更集中,
更强烈,更深沉。
而后以全部心血,
全部生命,
钟其所爱,
才能勇于开拓,
获得独有的真知,
才能创造有特性的、真的作品。
因此,
一个艺术家,
他的艺术领域不必求其大全,
甚至可以择一而从,
终生相许。
古有一禅师语云:
“他人住处我不住,
他人行处我不行,
不是为人难共聚,
大都缁素要分明。”
道破了住、行自专的目的
是为了缁与素的分明。
大凡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
都是缁素分明,各不相同,
有差异才有比较,
有比较才能满足多元的社会审美需要,
才能相互竞赛,
求得生存发展。
文/贾又福
名家理论视角
贾又福是一位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画家之一。他创造的山水画新样貌和新风格,是继李可染之后的又一次突破,对于当今和未来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贾又福的新图像语言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坚实、奇特、博大、诡话。应该说,李可染的山水也是非常坚实、博大和宏伟的。贾又福把这些美学品格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奇特、诡的因素,创造了新的美学品格。
——著名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
魏晋的烟霞山水,六朝的观道山水,五代宋初的丰碑山水,两宋元明的游观山水和园居山水,李可染的为祖国河山的立传山水,而贾又福最突出的贡献是推出了前无古人的观化山水。
他以对优秀传统的现代诠释回应了大变革的时代,发展了李可染晚年北宋式大山大水的风格和澄怀观道东方既白的艺术思想,开创了精神性极强时代感鲜明个性突出的民族山水画新图式。
——著名美术评论家 薛永年
通过贾又福这些作品,我感到他的现代美学思想完全是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的体现和开拓,是他在20世纪和21世纪将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层面,并对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美国亚洲博物馆馆长马修.艾德朗/《纽约时报》
1988年9月访华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北京见到的贾又福君的画。他生于1942年,相当于日本的中年骨干画家,访华时恰遇其个展,得以观赏贾又福的近作,注意到中国画出现了脱胎换骨的苗头。
——日本美术评论家联盟会长 河北伦明
贾又福的国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震撼!很动人!而且这种动人动到人的心里去了。贾先生的山水画别具一格,他是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是一种相当高度的创新。贾先生对艺术这种虔诚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向贾先生好好学习。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全山石
贾又福作品早就拜读了,他画面从诗性到个性的惊人的魅力,呼唤着大地的风起云涌,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精华,使古老的山水画焕发着青春的魅力。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教授 卓鹤君
他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画的很好的仍然能跟大家走到一块去的。看贾又福的作品,他是一个很有脑筋的,对自己的画应该走到哪里,走到哪个位置,他心中是有数的。他这个人是天天都在动脑筋,很了不起!
——中国美协原副主席 林墉
我认为贾又福先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当代山水画家,最可贵的地方是对山水画精神的理解,他沿用了山水画的文脉,把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在当下做了一组当代很好的表达,这一点我是相当的佩服。
——著名批评家 皮道坚
贾又福画的太行山,其雄伟的气势,浑厚的笔墨,夕照之金光,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表现形式,给人的审美感也是独特的。
贾又福是太行之子,他为太行山立传,画史也必将为他立传。
——著名批评家 陈传席
贾又福的山水画历经了从“人文关怀”到“历史关怀”再到“宇宙关怀”的脉络,贾又福对美术史的贡献在于,他超越了现代可知的山水迈向了通往宇宙视野的大境界。
——著名美术评论家 凤凰卫视主持人 王鲁湘
绘生慧语寄丹青
择一而从,许之终生,得天独厚,志在必成。
——贾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