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欣赏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他创立的“颜体”书法,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
很多人只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实他也是著名的政治家。
当时唐朝的皇帝是唐德宗,他非常信任宰相卢杞,朝廷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卢杞说了算。卢杞嫉妒颜真卿很有才能有,因为颜真卿敢说实话,得罪过自己,所以他总想找机会陷害颜真卿。
那个时期,很多地方的武将都带兵造反,其中,一个名叫李希烈的人兵力最强。他自称天下大元帅,向朝廷进军。唐德宗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急忙找宰相卢杞商量办法。卢杞心想,这下除掉颜真卿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说:“不要紧,只要您派颜真卿这位德高望重的太子老师去劝他们,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把造反的人劝回去。”唐德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颜真卿当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文武百官听说朝廷要派颜真卿到李希烈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觉得这就是让年过古稀的他去送死。但是,颜真卿却毫不介意。他义无反顾的带了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李希烈听说颜真卿来了,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手下的1000多名将士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将士个个手里就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冲了上来,围住颜真卿又是大骂,又是是威胁。但颜真卿却一点也不害怕,还朝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见没吓住颜真卿,就命令那些人退下。然后,把颜真卿安顿下来,准备慢慢劝服他顺从自己。
各地带兵造反的将军都派人跟李希烈联络,劝你希烈当皇帝。李希烈很高兴,摆下酒席招待他们,还请颜真卿参加。
这些外地来的人见到颜真卿,都向李希烈祝贺:“早就听说颜真卿德高望重,现在元帅您将要当皇帝了,正好他来到这里,你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听了,扬起眉毛,朝着叛军们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已经快80岁了,你们杀了我我都不怕,难道会怕你们的威胁,受你们的诱惑吗?我若是与你们这些叛贼同流合污,我如何对得起国家?”李希烈拿颜真卿没办法,只好把它关起来,派士兵看着。
士兵们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土坑,说要活埋颜真卿。不料,颜真卿对李希烈说:“我的死活已经定了,你何必玩弄这些花招呢?你把我一刀砍了,不是更痛快吗?”
后来,李希烈又让士兵们在院子里堆起柴,浇足油,点着火堆,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活活烧死!”
谁知颜真卿二话没说,纵身就往火里跳。士兵们把他拦住,向李希烈汇报。
李希烈想尽办法,也没能让颜真卿屈服。最后,他恼羞成怒,杀了颜真卿。
颜真卿尽管没能劝降成功,但是他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用自己的行动为“爱国”两个字做出了表率!
想一想
1.卢杞向唐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劝降叛军,颜真卿明知有危险,为何还要去?
2.文章中写了颜真卿与李希烈的四次交锋,每一次的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3.为了让颜真卿投降,李希烈威胁说要把他烧死“颜真卿二话没说,纵身就往火里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说一说
1.当颜真卿奉命去劝降叛军时,他明知有危险,凶多吉少,却毅然决然的去与叛军誓死抗争,这是因为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生死安危,始终认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他绝不容忍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发生。
2.颜真卿与叛军的四次交锋,分别是:第一次见面时,叛军人多势众,对他威胁谩骂,他毫不害怕;第二次面对叛军高官厚禄的诱惑,他不为所动,一腔正气;第三次,叛军用活埋来恐吓他,不料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叛军毫无办法,没有得逞;第四次,叛军燃起柴火,要将他烧死,他却毫不畏惧,纵身向火里跳,使叛军无计可施。
3.面对叛军要烧死他的威胁,他“二话不说,纵身就往火里跳”,从这样一个情节,可以读出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正是因为他处处为国家着想,始终保持着为国尽忠的决心,才能坦然的面对叛军的威胁恐吓。他这种浩然正气极大的震慑了叛军,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爱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我们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颜真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真谛。他的赤胆忠心、他的爱国行为在与叛军的屡次交锋中表现无遗。他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