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所有的决策、项目运行都处于无规划的混乱状态中。虽然每天异常的忙碌(从早晨7点开始到凌晨1~2点结束),人员也轮着累倒,但是没有成效. 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种持续性的光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状态中,有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对公司前景产生悲观想法。虽然管理者做了补救措施,但依然无法扭转这股已产生的离心力,最终结果以部分成员离职告终。
从本事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管理者没有充足的经验去管理和运行一个公司,没有制定出公司长期的目标,犯了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等问题,同时在项目经营中盲目乐观,对所进行的项目的复杂程度严重低估同时又没有项目运营经验,项目推进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举例来说,一个文创产品,部分管理者认为,文创就是只要设计出来,然后做出来就好了.(虽然这话没什么错)但是项目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缺远远不止这些,首先作为一个文创工作室就会分为两种类型,工作室强于营销还是强与设计。 这两种工作室类型我们勉强能沾边的是产品设计,但是我们的设计师是从事室内设计的,虽然是可以让室内设计师来兼职一下产品设计的工作,但毕竟不是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就会差强人意。在营销方面,公司没有人从事营销这一行业,也就更不懂这方面的运作方法。从公司经营角度来讲,遇到不懂的就肯定要去学,营销让一群初出茅庐的人一边学一边做,那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说完产品设计,再说说产业链。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是分为,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产品生产商,和下游的产品销售商组成的。我们设计完产品后需要寻找的是中游的产品生产商,把纸面上的设计图变成实物的商品。第一次做产品会遇到,从哪里寻找产品生产商?这么多产品生产商选哪家? 这么多生产商哪家靠谱?从众多生产商中挑选出合适的厂家会是一件比较费时的事情,每家生厂商在生产产品方面会有着或多或少的要求,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去选择能接受双方条件的厂家。此外,在产品设计中,会涉及到工艺方面的要求,有时设计出的产品是工业无法量产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联系相关的手艺匠人去制作,这种产品就是文创艺术品而不是文创产品。而这种匠人也是比较困难去寻找的,在作品制作中耗时也是比较长的。尤其在有时间周期限制的项目里,寻找匠人去制作相关产品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一般情况下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会由中游的产品生产商去沟通联系,这点我们不需要考虑,但下游的销售方却是无法避免的巨大挑战。
我们作为新公司,第一次做产品,还没有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没有自己稳定成熟的产品供应链和产品销售渠道,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公司从零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制定项目计划书大谈营业额、销售业绩、市场份额,我对项目书中所提及的各种市场数据表示无法理解,数据来源?如何做到?虽然我们部分成员来自于国企或事业单位,这种作报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我们所有的行动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杜绝一切假大空的现象。其二,在对销售方式上公司内部也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分歧,从最小的公众号定位(以公司整体作为宣传点或是把公司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建立公众号宣传)到目标客户群体(文创产品以市场为主或是以校园为主)再到营销方式的分歧,都导致项目无法顺利的快速推进,更不要提公司内部没有人有营销方面的经验。然后,公司还欠缺最重要的一环,缺乏销售渠道。虽然部分人决定要自己建立销售渠道,从自己建立公众号进行推广开始,但在目前中国市场大环境下,线上流量已经越来越难获得(线上流量成本逐渐超过线下),我认为单纯的走线上推广和销售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同时走线下推广(大学城,大学校园内部)又缺乏足够的人手,在高校中还没有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网(公司自身的定位与宣传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无法开始有效的去和大学城相关组织建立联系)在诸多不力的因素下,强行开展项目效果会非常的不理想(17年圣诞节已经尝试过一次)。
说完产业链,再说说业务沟通方面的问题。一个项目是分为甲乙两方的,甲方提出项目要求,由乙方来完成这是正常的操作流程。回到文创这个话题,当文创产品是甲方要求提供的时候,与甲方沟通的人员需要提供甲方的详细需求。在这次失败的项目中,沟通方面产生的重大问题就是,甲方只给了一个大方向的. 后续的要求、想法等都没有提供,我们也没有沟通。就如同写作文,只给了一个题目,让你写发散性文章;在没有任何标准和参照的情况下我们牺牲了春节的时间设计出一套产品,最后结果却是不符合甲方的要求最后项目被拒。这个结果让人火大,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怨自己经验不足,吃过一次亏就要避免这种很小白的错误。在以后的项目中,一定会明确了甲方的需求后再去开展工作,不然损失的人力与物力这个责任需要业务联络员来承担。
说完例子,再回到公司整体。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团队一定要在一起共同劳动,不能分开。只有在一起共同工作,频繁沟通,才能形成工作默契,才能把公司目标,团队目标融汇贯彻下去。如分开工作,团队缺乏默契,缺乏沟通,在项目进行中会不断的产生分歧,最终只能产生团队离心力。团队在初次创业的时候,势必会有角色定位、思想准备的不足,如何快速的适应新的角色定位(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从打卡上班变成无休的领导者、管理者、工作者)是公司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后,跨过坎坷,珍惜不离不弃的伙伴,努力学习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让公司存活、做大、做强。就是这一切付出最好的回报。愿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