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刚上班就接到操军中学肖爱民校长的电话,他热心地帮助一位教师咨询档案方面的事情。我解答完毕,他话锋一转:“老兄,今天写文章没有?看你走到哪里就把哪写得红红火火,有时间也到操军走一走……”
我知道肖校长是在调侃我,知道我没有别的爱好,专一的写点“豆腐块”。通过操军中学读书活动和日常工作中不多的接触,发现我们的性格在某些方面有相近之处。我是说话大大咧咧,随心所欲,把情感看得很重的人。他是那种外在阳光帅气,内心热情似火,行事雷厉风行,平时乐于助人的人。以至于有操军中学老师调离后还对他念念不忘,说他的好。我很喜欢与这样热情又豪爽的人交往,所以肖校长调侃我,很舒服,很享受。
放下电话,想想肖校长说的话,感觉有点懒散了,几天没动笔了。刚好四中的副校长李军说:“您写的金牌教练潘利红《新湖南》《岳阳日报》《北方写作》《华容教育》都刊发了。确实写得好,老师们看了都说真实感人,特别是相处多年的同事感触很深。”因写文章被侃,虚荣心得到满足,内心十分舒畅。没想到李军说话打了埋伏,让他“侃”了一次还在沾沾自喜中,他又请君入瓮:“刘校长想请您再写一篇关于排球特色学校的不知可否?”怎么会不可以呢?刘校长为人仗义性格耿直,他一般也不会轻易开口的。今年忙得不亦乐乎,刘校长亲自邀请我便请假前往采访。我这人就一个性格,不惧“官”,因为没有志向,干好本职工作即可。最怕别人喊“海哥”,一声称呼,拉近距离,我会义薄云天。所以李军跟我一说,我没有半点思考,不管能否写出满意的稿子,至少我的态度是诚恳的,热心的,也是毫不迟疑的承诺了。
曾经有领导问我是不是学中文的,那么喜欢写文章。其实我写文章也是半路出家,参加的培训很少,仅在《岳阳晚报》培训一次。最大的收获是在《华容报》社锻炼了三年,得到了原报社社长刘子华的亲自指点,才渐渐摸出一些门道。只是因为坚持,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如别人擅长打歪糊子一样当成了业余的爱好。
有了爱好,便会更加的关注生活中的人文事物,有触动就会发现亮点,构思文章结构,表达自己所思所悟。今年不经意中在工作之余写下了61篇91000余字。具体在刊物上发表了多少,也没作过统计,写得多了也没那在意了。对我来说写作与兴趣有关与效益无关,别人感觉幼稚,甚至嗤之以鼻,我却乐在其中。就如魏忠仁校长所说:“就喜欢你更新朋友圈的文章,每一篇我都看了。”因为写文章可以被朋友调侃,可以感受到朋友的关心,可以体会朋友的惦记。同时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痕迹,回味也是一番甘甜。
现在偶尔与朋友聚餐,话题之一便是:“海哥,今天不会把我们写进文章里吧?”他们是一种信任与友好的调侃,知道我觉悟不是很高,但不是任何事情任何场合都可以写,只不过是餐桌上调侃活跃气氛而已。
正能量的宣传,我是特别热情的。走过路过某个学校,我都会细心的观察某一个侧面,发现亮点,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工作,生活习惯。今年因为特别忙碌,出门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个单位领导调侃邀请我去走一走,我承诺后有一种失信之感,愧疚之心。2021年一定兑现承诺,一起侃大山,侃出各自的特色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