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查完宿舍感慨,学生越来越不想学习了,不只是手机在作怪

晚上9:50分查宿舍,值班老师发现了三个学生在宿舍玩手机。

尽管三番两次地强调玩手机的害处和违规的后果,但是还是不时出现大胆玩手机的情况。

我在思考,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

1.智能手机兴起,学生可娱乐的事情越来越广泛。

网民超十亿,智能手机普及化的今天,完全置身手机之外变的不现实,但是规范使用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出路。

刷剧不再是主流,短视频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的短视频足以让学生爱不释手,娱乐变的越来越容易。

有人对短视频到来的刺激成为“嗑瓜子效应”,刷一个个的短视频就如嗑一个个的瓜子,在短暂的过瘾之后停不下来,学生可娱乐的事情扑面而来,尤其是大数据算法让你欲罢不能。

2.农村出路也变宽了,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这群孩子的父辈上学的时候,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成了大多数人的动力。

而现在的孩子,食品、服装极大丰富,上学也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尤其大专和本科的分离招生,让更多的学生不再梦想进入本科院校的殿堂,他们的目标变得不再高远,大学只是求学路上一个不再遥远的风景。

甚至不上大学,学个技术养活自己也不是问题。

在农村久了,就适应了落后和封闭,也想象不到外界的生活。

互联网让世界早就变成了地球村,但是消息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对称性,这就是农村的孩子胸无大志的重要原因。

3.教材陈旧,教法老化没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

教材尽管不停的改版,但改来改去还是服务于现存的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是当前唯一公平的制度,是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受教育机会的大门。

没有高考只能就没有农村孩子的明天,也没有农村和城市孩子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

教法也传承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方式,尽管有所变化,但是实质上新瓶装旧酒。

教材、教法、高考制度只对国内的封闭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放眼世界,科技的发展、文化的推进早已发生排山倒海的变化。

换句话说,当前我们辛苦搞的这一套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教育只起到了人才分层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人成长的跳板,教材、教法亟需革新。

4.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发展滞后,不能契合学生的学习现状。

韩愈定义老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今天只剩下授业,传道与解惑无形中边缘化。不是老师不努力,而是现实裹挟着老师做一名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材的陈旧和学生的日新月异的审美观念成为摆在老师面前不可绕过的障碍,甚至是一座大山。

老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和短视频、手机游戏、网游小说以及流行的元素做竞争,所以说老师普遍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

当下存在的根本矛盾,是老师自身的业务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当下之极,一方面要研究教材、教法,另一方面更要研究学生和当下的潮流。

随着区块链的普及、大数据杀熟的运用、短视频的疯狂侵略,如何应对当下的教育工作成为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课题。

学生不喜欢学习,一定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不能客观分析,不能全面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教育的万紫千红还要历经更多的风雨和更长的等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