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零一十二)

达乎道则明于理。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阳明之脉行身前,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其支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故其受病而使人腰痛也,则不可以回顾,偶而回顾,宛如有所见者一般,兼之阴胜阳虚,其神不足,而善悲焉。

宜急刺阳明正经脉,所行之外廉前,为之三痏,使上下和之以出其血,则痛可立止矣。但秋时金旺土衰,恐伤阳明正气,慎毋见血,其余时不必拘也。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廉行足内踝之上侠脊,故其受病而使人腰痛也,则痛引脊骨之内廉也,宜急刺少阴内踝上之复溜穴,二痏。

但足少阴为肾水,属冬主闭藏之令,春为水衰木旺之时,慎毋见血,若出血太多,则腰痛如故,而肾气不可复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足太阳之脉,下项循肩侠脊抵腰贯臀入股,...
    妙手柯楠阅读 97评论 0 1
  • 《刺腰痛论》是收藏于《黄帝内经·素问》的第四十一篇著作,全文九百余字,论述了不同归经出现腰痛的临床表现以及其...
    满腹不止经纶还有赘肉阅读 3,299评论 2 3
  •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
    追逐繁星的阿忠阅读 510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原文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
    寿甫私淑阅读 4,587评论 0 0
  • 【原文】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
    天格团阅读 2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