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下那篇游泳安全须知后就有朋友在后台留言:
你们在大城市又有游泳馆,又有教练的,当然好了。我们小地方连游泳馆都没有,只能去大河和你说的危险地方自学游泳,那怎么办?
我上一篇已经说过了,游泳的风险在于出事即分生死,没有游泳条件又想学游泳怎么办?
很好办啊,约几个水性好的朋友陪你一起只在潜水区游可不可以?为什么非要到深水区作死呢?
讲一个我身边的案例,我小学有个同桌,他水性很好,我们经常约着去河边玩水,他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从四五米高的桥上往河里跳,美名其曰“跳水”(相信不少水性不错,又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干过这事儿)
不过很可惜的是,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去河边游泳,他又玩“跳水”,但是那次跳下去之后,他就再也没上来。
我当时很小,貌似就是小学五年级,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少了一个玩儿的非常好的小伙伴,很难过很伤心,我没想过我们的玩法应不应该,会不会有危险,是不是会给别人带来影响。
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单纯,我们的想法是:大家都会水嘛,都已经会水了怎么还能淹死呢?
等到长大之后,偶尔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情时我就有些后怕了。因为,我知道了一个词叫“作死”,所以我很庆幸当年我的水性有些差从来没跳过。如果为了一时开心跟着小伙伴一起玩“跳水”的话,可能上不来的人会先是我!
还是昨天那句话,知道最容易淹死的人是哪些吗?
对自己游泳的能力评估过高,导致不认真识别泳风险、忽视保护措施,同时又经常爱去高风险地带的游泳者!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个人认知和玩儿心等等因素,青少年往往是最会忽略个人安全的一个群体,我希望家长在看到这篇文章后能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游泳或者是玩水,多给孩子普及一些游泳安全常识。
青少年游泳安全知多少
告诫孩子不到江河湖海和水库游泳
尽量不让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每年都有因孩子单独在这些地方游泳而被淹死的悲剧发生。这些地方的水看似平静,可是由于水下暗藏漩涡,一入水中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
如果要去这些地方,也务必要有家长相伴,并带上浮漂等安全装备。在海中游泳,最好沿着海岸线平行游,游泳技术不佳和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
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地方游泳更要小心,如果水下有障碍物的话,撞上硬的东西或被水下之物缠住就会出现危险。
子不要用鼻子吸气
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
孩子下水前,家长要向孩子讲清楚这一问题,以引起孩子的警觉。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气,孩子往往对喝水有恐惧感。
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宁可多喝几口水,也不能呛一口水,世界游泳冠军有时难免在池中也要喝几口水的。
告诫孩子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
游泳池的四周大多是马赛克地面,游泳的人在上面来回走动,留下了许多水,因此地面很滑。孩子们好动,常在上面跑着追逐打闹,一旦摔倒,就会出现危险。
切勿倒着身子跳水 有的孩子喜欢在池边倒着身子跳水,认为很刺激,但殊不知这里面却隐藏着险情。
孩子倒着身子跳水,身体稍微一斜,下嘴巴很容易碰到池边磕破下巴。还有的孩子转着身子跳水,若不注意,也会出现险情。有的孩子则头朝下扎猛子,认为很好玩,可有的泳池水不深,有的孩子用力又猛,为此头触池底碰破头者也时有发生,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防止腿抽筋
孩子初学游泳,心存恐慌,加上水凉,泡在水里时间一长,就有可能腿抽筋。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都不要太过紧张,要立即让孩子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
有效地防止抽筋的方法之一是在游泳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活动包括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都要活动开。有时家长还可以先在孩子的四肢泼点水,让孩子逐渐适应水温,然后再下水游泳。还可以预先喝点淡盐水。
不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孩子年龄过小,对安全少有概念。尽管家长讲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他们还是因水而玩,忘记了家长的忠告。所以孩子游泳时,家长必须随时留意,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即使孩子学会了游泳,或者所在的区域看起来比较安全,家长还是最好时时将视线放在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在察觉到情况不妙时立即采取行动。
防孩子耳痛耳鸣
孩子游泳时如果耳朵灌进水去,则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单脚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右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右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就会被吸出来。此后再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即可。
防孩子恶心呕吐
孩子游泳时由于鼻子呛水、喝进水、疲乏劳累、情绪紧张,有的会造成一时性的反胃,应及时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或服几粒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