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我拖了一个星期才开始写的文章,因为感觉想要写的很多,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写起。
考拉还是先来聊一下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吧。有小伙伴说感觉我这段时间真的变化很大,文章的风格也有了变化,想要让我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收获。所以就有了写这篇文章的起因。
1、从跑步机上下来
猛然惊醒,察觉自己要努力是因为身边有着太多太多的牛人,她们都在全力向前奔跑,而我看起来很努力的在跑,但是却是原地踏步。我一直都是在跑步机上奔跑而已。
有一种困境是“跑步机困境”。你会觉得自己跑得非常累,而且根本停不下来,但是只要你不从跑步机上下来,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始终停留在原地。
这个跑步机可能是你正在周而复始做的某件事情,它让你疲惫不堪,但是却不能带给你任何成就感。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其他人在以一种在你看来并不比你更快的速度,从你身边跑过去。
这一点是我在听李翔的音频的时候听到的对我那一阶段做法最好的一个解释。
那个阶段的我周而复始的在忙碌着,很累却不知道在忙着什么。自己看着很累,很忙,但是却发现身边的小伙伴已经越跑越远,而自己却越落越后,很茫然的忙碌,只会让你感到疲惫,甚至不进而退。其实在你不知道忙什么的时候,先停下来,走下跑步机,收获会更大。
2、既然不知道要什么,那么就去读书吧
在走下了跑步机,突然觉得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不过很庆幸在这个时候,有小伙伴送了我一句话:“既然不知道做什么,那么就去读书吧,埋头读书,总会有收获,总会找到方向。”
阅读是很枯燥的,读书笔记更是枯燥,很难一个人坚持去写读书笔记,在加入约读星期天的前两个月,我应该是红包专业户,常常忘记要写读书笔记,但是看到群里小伙伴的读书笔记写的那么赞,还有那么多人在坚持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提交,感到自己确实好low,也没有毅力,所以开始给自己立目标,坚持读书笔记的提交。从六月开始我终于开始了每周有读书笔记的计划,从七月开始我开始逼着口齿不清的自己每周做分享,到现在,读书笔记和分享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就是再累,也要去读书,写读书笔记,每周日都要在白天抽至少2小时去整理自己分享的东西,每周日都要空出晚上8:00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群里做分享。
阅读是一件孤单的事情,也是一个私人的事情,但是有了一起读书的小伙伴,读书变成了一种快乐。很庆幸因为sara姐,遇到了那么多一起读书的伙伴们。
阅读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不单单是阅读,当我们在刷屏的时候,也可以收集资源,填充资料库。
3、我不会等你,除非你跟我一起奔跑
因为互联网,因为微信、微博,大咖与我们的距离变的越来越近了。也许每个小伙伴的通讯录、朋友圈都或多或少有着几个大咖。
但是自从加了这些大咖以后,你有主动去勾搭这些大咖吗?
考拉的朋友圈里有一些很牛的大咖,也有一些某一领域很棒的牛人,考拉并不是一个很主动的人,我不会自我介绍,也不会勾搭,但是在听了一节课后,考拉学着去勾搭了那些大咖,也开始建立一些链接。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吸引力法则,真的很神奇,在杂货铺考拉认识了好多好多很厉害却依旧很努力的小伙伴,大家的价值观相近,互相鼓励,一起抱团前行着。
前几天看了六哥的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让我收获很多:“我不会等你,除非你跟我一起奔跑。”看了这句话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只有相近的两个人,才能够一起越行越远,在勾搭到了大咖,建立了链接以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跑起来,就算现在一时半会追不上那些大咖,但是至少你已经开始奔跑了。
熟悉考拉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考拉是一个多么纠结的人,以前每次在做事之前,考拉往往考虑的都是“我做不到怎么办?我弄砸了怎么办?”考拉是一个极度否定自己的人,也许是因为自卑,我总是觉得我做不好,但是这段时间以来,考拉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在做事情之前,我会去想该怎么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一味的去想做不好怎么办!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这也是之前祸害六哥的时候,六哥告诉我的“你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做到多好。而不是别人的掌声有多热烈。”
这句话与君共勉,期待我们都能够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比我牛逼几十倍的人还在努力,我有什么资格贪图安逸!让我们一起在这条名为成长的路上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