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公众号“国学文化”里看到一篇题为《董卿的爸爸为啥不让她打扮?这位父亲的回答亮了!》的文章。作者借“董卿”的事例还有其一个叔叔家的漂亮女儿求学成才的过程,阐述了两位家长为何不让漂亮的女儿打扮自己,甚至说女儿不漂亮,看完文章后深有同感。
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是,如果漂亮的女孩不将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的话,一天到晚就知道穿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极易被外界所诱惑而误入歧途,导致生活道路从此曲折坎坷,人生抑郁不得志。
说实话,我本人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记得原来上中学时,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没多久,各种外来思想一下子散播到城市乡村犄角旮旯,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地被颠覆,传统文化与思想观念受到怀疑,以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成风。一些相貌姿色比较出众的女孩就很容易受到男孩子的追捧,甚至于某些缺少职业道德的男青年教师都会看上漂亮的女学生并且展开攻势。
那时候我的一个表姐与我同年,但是不在同一所中学就读。当时表姐所在初中真正是早恋成风,尤其是被誉为校花的一个女孩,因为皮肤白皙,脸蛋圆圆,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一根油光水滑的大黑辫子在身后甩来甩去,那个漂亮劲,真不亚于宁静主演的《大辫子的诱惑》里面的情形。
这样漂亮的女孩自然成了男生狂热追逐的对象,结果后来女孩初三毕业没有3年,大概18岁左右吧,就早早步入婚姻家庭。然后过了热恋的劲头后,俩人之间就开始滋生矛盾,最后在生了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因为性格不合,仍然选择了离婚。女孩后来再婚后虽然又生了孩子,但是因为是二婚,选择的空间缩小,男方同样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工人,生活虽然还算安稳,但是感情仍然不是十分的和谐美满。
而当时与她们同校的另一个班级,还有一个女生也是非常漂亮,皮肤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色,穿衣服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显得很有品味了。然后就是这个女生,居然被她们的英语老师看上,在学校的时候,那个英语老师就打着各种明目给女孩开小灶,照顾有加。
后来中考结束,女孩在过了两三年同样被这个老师拿下,结婚生子。这两年流行同学聚会,表姐和她们再相聚时,言谈之间都透露了对婚姻的不满与失望 ……
静心思索,漂亮的女孩若是不具备强大的自控力,或是自我认可度极高,给人以高冷的感觉的话,真的很难保证不被干扰和诱惑。
当然关键还是在于父母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灌输积极进取的思想,让孩子明白要依靠自身的勤奋努力立身于世!
而说到“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很多人总会想当然地认为,就是让男孩在物质上匮乏一点,这样男孩日后就懂得奋发进取;而让女孩在物质上满足一点,日后女孩子就能够抵制来自物质上的诱惑,不至于误入歧途。
不能说这种理解有错,但是的确是有失偏颇。我所理解的“穷养儿子富养女儿”,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应体现在精神信仰方面。
所谓的穷养儿子,更多的是应该教会男孩子从小能够吃苦耐劳,培养其男子汉的气概,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和事业心,让孩子懂得和明白人生可以曲折坎坷,但不能碌碌无为无所建树。哪怕只是局限于对家庭承担起最起码的责任,对亲人尽到本份,遇事不退缩,有担当,那么就算是对男孩的教育成功了,而男孩也算是成长为一个合格成功的男人了!
同样所谓的富养女儿,亦不仅仅局限于在物质上去满足,恰恰相反,我认为在物质上的满足极有可能催生女孩与生俱来的公主病,并且因此导致恃宠生娇。对于女孩的富养应该是教导女孩从小多读书,多从内在去修炼自己,懂得如何自立自强,而不是仅仅修饰外表。
过去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再这么说,就真的是老朽不堪的观点了。如今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日益激烈,而物价上涨飞快,作为没有多少背景与实力的女孩,不得不与将来的另一半共同努力打拼。如若没有从小植根于心灵的坚强独立作为后盾,女孩将很难适应残酷的竞争,也保不齐会背婚姻家庭所累。
所以只有男孩女孩从小被真正的穷养或是富养,才能力保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介入婚恋生活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至于日后多付出更多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