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养动物,家里养鱼,养乌龟,去年还养过兔子,养这些小动物,费时费力还费钱,因为要买鱼缸,买过滤器,买灯,买鱼粮,龟粮,兔粮,还需要经常清理,可谓是费钱费时间费精力,老公说,生活中不只是工作,赚钱,还有情趣。工作之余,看看鱼,逗逗龟,遛遛兔子都是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花了钱买了愉悦也是值得的。突然感觉他说的好有理。

今年又从网上买了蚕卵,孵化出了两百多条小蚕,分给同事后,我只剩下十几条,现在七八个同事和我一起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桑叶吃完了没有,吃完了就赶紧换新鲜的,如果没有吃完,就对着蚕宝宝一顿念叨:快快吃,快快长大。

中午下班回来也是先看看蚕吃的怎么样了,补上新鲜的桑叶,下午放学后时间比较充裕,就给蚕换桑叶,盒子里铺上新桑叶,然后把蚕从啃的支离破碎的桑叶上揪下来放在盒子里,他们到了新环境就开始拼命的吃,不一会就吃出一个个小洞,小洞越变越大,蚕的小脑袋露出来了,它们继续吃,比赛着吃,洞成了弧形,渐渐地,弧形也没有,只剩下叶柄。

我喜欢看蚕啃食桑叶,它们吃桑叶的时候不是东啃一下,西啃一下,而是非常的专一,非常有秩序感,找准一个位置,前爪固定,头啃到爪子的位置就又回去开始啃,一道一道的,直到吃饱,就昂着脑袋,似乎在做伸颈动作一样,累了就一动不动,就像和尚入定一样,不动的时候就是眠了。

蚕是属于无脊椎动物,它要生长就需要蜕皮,基本上每周蜕一次皮,把粗糙的黑色逐渐褪去,露出来白而光滑的皮肤,而且越来越长,越来越胖,胖的把背上的那条血管都蹦现出来了,只见绿色的血液在管里涌动。

有些蚕我一放上新桑叶,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埋头啃食,把肚子吃的饱饱的,有些蚕就一副慢性子,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一副想吃不吃的模样,同样的桑叶在别人眼里就是美味佳肴,到了它们眼前就掩饰不住的厌恶,结果瘦瘦弱弱,个头跟那些好胃口的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同样出生,同样喂食,喂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每次我去清理蚕盒的时候,总会发现有几条蚕躲在厚厚的桑叶下面,以那些残羹冷炙为食,如果不仔细察看,恐怕都要把它们连同那些废桑叶一起丢掉了。讲给老公听,老公笑着说,这类躲起来的蚕是不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喜欢安静隐蔽的环境,他这种说法也很新奇,原来蚕不管在饮食上还是性格上,也和人类有相通之处。

当然了不管它们是i蚕还是e蚕,不管它们是好胃口还是消化不良,它们都将结茧。长的胖的,吃的多的,结的茧就大,长的瘦小的,吃的不多的,结的茧就小。可不论大茧还是小茧,都是对人类有用的蚕丝,都实现了它们的人生价值。而我们作为饲养人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可以了。

就像养育孩子,有些孩子发育慢,接受知识慢,可是他终将长大成人,做不了科学家,做不了企业家,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是不错的。

心平气和,静待花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