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人生是由选择构成的,这句话的确不假。事实上,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实际情况是,面对选择的时候,好多人都会患上选择综合症,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比如一个周末的安排,你觉得这周工作已经非常累了,打算星期六就在家葛优摊,看看书,休养生息一下。结果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好久不见,星期六有个爬山活动,邀约你一起去。你立马就纠结了,到底星期六在家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去爬山呢?
你在想如果不去爬山,好久没有见都朋友就可能会越来越疏远了,但是确实又感觉现在身心疲惫,于是纠结了好久也给不出一个答案。
其实纠结的背后是自己的人生排序错乱。什么意思呢?价值观模糊。搞不明白什么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或者说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这道选择题的背后语言是:我自己内心的需求(休息)是最重要的呢?还是我的对外连接(去和朋友爬山)是最重要的?强大的人会更看重自己内心的需要,内心弱小的人会更看重对外的连接。因为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去外部寻求存在感,而弱小的人需要处处去让别人看见,才会有存在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如此“忙”的原因,每天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如果一停下来,一与外部切断联系就无所适从,焦虑不安。每一道选择题都不能选出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意放弃,全部做成多选。当了家长以后,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直接将自己选的多选题答案全部摆在孩子面前,因此就出现了逼着孩子4,5岁上5,6种兴趣班的现象,一周7天和父母一样连轴转,“兴趣”变成了“任务”,孩子没有一点真正的“趣”,背着沉重的书包和各种乐器像老头老太太一样往返于各大培训。他们真的能把每种“有用”但内心反感的培训都练成了不起的特长,为以后的人生添砖加瓦吗?我表示怀疑。
更严重的是,一个人从小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我不知道长大以后是否能够具备选择的能力。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你确定你能帮助孩子去规划好他的人生吗?
接着说最开始那道选择题。有人会说难道选择了去爬山就证明我是一个“内心弱小”的人,王石还去登珠峰呢!当然如果你能够计划去做好多年准备挑战珠峰,内心可不是一般强大,有这样想法行动的人绝不可能纠结“爬山”还是“葛优摊”。
我们判断自己,不是只看行为表面,看的是行动背后的心理。如果你在接到朋友的电话后,立马就很想去爬山,或者说很想去见你许久不见的朋友们,因为这样而做出的选择结果,依然是遵从了你的内心。因此偶然同样的一件事情,表面做了同样的选择,最后这两个人由于选择的心理成因不一样,他们仍然会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跟随别人的脚步。
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实际都是具备天生强烈的主观意愿的,我们想要妈妈的拥抱,想吃妈妈的奶,得不到就放声大哭,一直哭到得到为止。稍大一点,想要心爱的玩具或者其他,就要叫父母买,有的时候为了得到,甚至不息用尽自己一切手段,十八般武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原因让我们忘记了自己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期间,我相信不当的教育手段是最大原因。
成年以后,太久的从众,会让我们大脑逐渐麻木,不愿意去思考,看见别人往哪里走,自己就跟在后面,跟大家走在一起,这样才会有安全感,有时候发现自己内心有一点细小的声音:“生活不应该这样!”惶恐地抬起头看看四周,看看周边人的眼神,看到身边的人都继续不停地向前,把内心的声音压下去,继续跟着大部队走。有的人走着走着完全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有的人会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某些意外事件,内心的愿望被唤醒,最终遵循自己内心,脱离这群“绵羊效应”人群,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非一句鸡汤口号,而是一种与自己内心平静相处的能力,是需要历练和体察探寻自己的一个过程。怎样可以做到呢?我们可以尝试如下一些方法:
1.冥想 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前,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进行冥想
2.瑜伽运动 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舒缓的运动
4.写日记 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5.去到大自然中 听众鸟啁啾,蛙蛞虫鸣,看日升日落,重新用各种感官感受自然的美好。
6.去公益组织,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体会不记报酬的付出的快乐。
7.“适度”地学习提升 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所谓“适度”就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有目的的方向性的学习提升。而不是盲目地报很多学习班,参加无数的讲座,生活安排得超满,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很上进。暂时方向不明确,学习也不要太多太杂,首先学会“慢”下来,这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我常用到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实际情况是每个人的爱好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方法是可以是千差万别的,我比较偏爱静的这些方式,也许你们能够在格斗甚至搏击运动中找到内心的自己。重要的是所有的方式都是为体察自己“哪里是我内心想要前往或者停留的地方。”尤其注意那些你不计报酬甚至花钱花精力都愿意毫不犹豫去做的事情。
还可以做一件事:以现在的年龄为轴心,想想自己头十年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想想自己十年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悔的事情现在开始做,未来的自己想变成怎样的人,规划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找个本子认真地一条一条记下了,越详细越好,然后有时间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这样让大致的人生方向更加明确。
大部分时候,探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是心中如果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去靠近,某一天,它一定就会在某个地方出现。
以我自己为例,我用了一年多时间尽全力去寻找自己的路,最后慢慢发现竟然就是我童年时期的理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尝试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梦想,看一下能否再去重做,如果可以做,做的过程中体验一下自己的感受,难过,喜悦,快乐,伤心……情绪是什么?是否可以仍然像小时候一样让你快乐和着迷。也许和我一样,它从来不曾离开过,只是在最初的地方等你。
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人看起来光鲜动人,生活美好,我们实在不必去盲目羡慕。只有倾听并遵从自己内心的人,才明白如何选择自己的路。当有一天你明白自己要去哪里,内心就会充满蓬勃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向那个目标,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由内而外地闪闪发亮。自然而然你不会再去羡慕妒忌别人,也不会再盲目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