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经过长期的儒家思想特别是皇权思想、奴婢思想的不断侵蚀和压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既内敛含蓄、相互揖让又不甘寂寞、争宠夺利的双重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外化为各个历史阶段文人之间相互尊崇又互相拆台的双重矛盾行为,每个时期所出现的文人之间的相互诋毁和互相争斗就是这种双重矛盾心理不断沉淀、反复发作的必然趋势、基本走向和最终结局。
近年来风云突起的文学界争议,则把新时期无行文人令人作呕的丑态和觊觎名利的鄙劣心迹刻画得淋漓尽致。古代文人的“光辉形象”自不必说,仅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大规模的、有影响的争论就可见一斑,请欣赏三个有代表性的阶段:
01上世纪三十年代
以鲁迅与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学阵营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非常繁盛、异常热闹,从“撤稿事件”、青年必读书的争斗、女师大学潮中的斗争、闲话事件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当年活跃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间矛盾与斗争,鲁迅先生因为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一个一个接连闹翻,对新文化运动也就采取一种疏离、厌恶乃至敌视的态度了,但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赢得了常人难以拥有的无数美誉:文豪!思想先驱!新文化运动主将!
0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艺界在这一时期一会儿批评丁玲、陈企霞,一会儿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会儿开展整风、领导听取批评,一会儿又大反右派,真是风云变幻、惊心动魄。反右派,反了左翼文艺运动历史上众多名人,不仅有丁玲,还有冯雪峰、艾青,等等;批判冯雪峰,又涉及鲁迅那封公开信,使我们看到了这些争论是怎样被扯到现实的政治斗争中来、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
03自改革开放到近一个时期
尤其是近年来和过去的两年时间,余秋雨的历史问题和“双余”之争、红学界无休止的争吵和刘心武的“葫芦僧乱断《红楼梦》”、正统历史研究与易中天“之流”的“拼读历史”,一直到最近文学界各种争议的风起云涌,真有点像韩寒在其博客中所写的那样:“在受到一点点批评以后,就马上爸爸儿子一起来诽谤妄想和颠倒黑白,明显暴露了中国文化人的先天缺陷,那就是承受力差,理解力差,幽默感差和高高在上惯了容易糊涂。”
谁是谁非、孰优孰劣,我辈凡夫俗子目光平平、眼界窄窄、腹内空空,真的是莫衷一是、举止无措、难辨真假了。与其看热闹、瞎操心、敲边鼓,不如借用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而作壁上观之: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