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1941年一个世纪里,是什么推动香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地迁移至港的华人非常关键,包括不同时期的华人,他们构成建设香港的资金、人力、生产力、工业发展技术等重要来源,没有他们,任英国人天大的本事,移植过来的英国制度再优越,这片土地都不可能被创造传奇和缔结神话。
优越的地理位置,背靠中国广大内地资源的滋养,适逢时局动荡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等,是香港百年巨变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每一次中国内陆人口南迁,或因战火,或因局势,或为谋生,都不同程度为迁入地的发展和提升带来动力、生机和希望。
1841年后,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落幕、南北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促使内地数批人口来港发展或避难。
香港弹丸之地,聚集了国内的优秀企业家、世家大族、文化精英、青壮劳动力等等,加之自由贸易港地位,且英国人植入利于商业发展的西方经济法治制度(利于其统治的本质不会变),金融、经贸、文化传媒、工业制造等,在香港生机勃勃发展起来。
有不少人感谢香港曾被英国人殖民统治过,认为香港好的那些方面,是英国人带来的,其实没有看到,在整个香港建设发展过程中,华人贡献很大,非常关键。那些所谓的进步和先进,是华人先辈牺牲许多,奉献许多,敢拼肯挨,努力为自己争取到的,所以要感谢应该首先感谢自己的祖辈先人。
无论在哪,生存发展壮大是人类任何阶层的人生首义,所以,中国商人在香港殖民地上靠拢统治者并设法谋求身份晋升、头衔获取,以及世家大族之间联姻等,以得到更多壮大的机遇、利益和安全,和内地商人表现几无差异。
说香港将中国传统文化保留较好是有原因的。相比二十世纪初内地五四运动乃至后面一个特殊时期里,中国传统无论精华糟粕,几被全盘否定,而在香港,当时由于未被这些思潮影响,以及有内地传统文化精英涌入,中国传统中好的一面,被坚持和保留下来,实在难能可贵。
但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人终究会老,随着那些坚持旧传统好的一面的那代人逐渐逝去,熟悉旧传统的传承者会越来越少,又可能因为畏惧被不熟悉政权的管制,后代更愿意崇尚西方世界的东西,在对待家国感情上,容易貌合神离。
说半天都没提到香港白手兴家的世家大族。呵呵,其实也不必细说,我总认为华人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只要给他们适合的土壤,他们会还你一个奇迹。
趋利避害是人类共同特点。在民族感情上,宋朝时的金国辽国里的汉人,蒙元时期的汉人,清朝时期的汉人,过去和现在的香港人,虽时空各异,但表现或无本质的不同。
这本《白手兴家》,对之前看的美籍汉学家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一书内容,会增加了不少共鸣和理解。还有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的《美国华人史》也写得不错。
了解中国过去和现在,离不开中国海外华人史。
真的,每读完一本书,会又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认知偏见,来自认知的局限。
这篇写在飞机✈️上,内容不太满意,但也罢了,人生哪有十足满意的,此时此刻,如果不吐不快的话,那就别管说了什么,先实现不写不舒畅的目的吧,反正自己看,书评可以随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