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难沟通了吗?
某天,学生家长A说,孩子这段时间一进家门,就立马扔书包哭喊着:“作业好多,不想上学、不想写作业”。
家长A听到后就经常不以为意地答道:“肯定在学校捣蛋犯错误了”、“再偷懒看我不拧掉你的头”、“那你赶紧加油努力呀”。但经常得到的是负反馈。
家长A认为也许是孩子大了,沟通慢慢有了隔阂,于是来与我交流,实际上,不止家长A交流过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都问过这样的问题。
这一类家长,主位思想比较严重,考虑问题经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急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孩子的谈话中,如果我们给予的总是否定与批判,可能我们自己很有满足感,但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就会排斥外界,包括父母,慢慢的就会拒绝交流。
因此,并不是孩子长大叛逆了,并不是与孩子难沟通了,而是,我们用错了沟通的方式,也正是这些错误的方式,让孩子渐渐离我们远去,直至模糊了背影。
也许,可以这样和孩子沟通
积极倾听代替批判
有时候,我们满肚子的牢骚,说给其他人听只是为了释放情绪或是想获得存在感,并不是真的想得到其他人的意见或是分析,乃至解决方案,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当孩子发牢骚,有厌学情绪反映到父母的时候,其实是孩子谋求释放情绪或是获得存在感的一种手段,回到A家长,如果她能够耐心倾听,而不要自以为是的批判乃至恐吓威胁,相信情况会更好,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任何看法,我们只需要耐心积极的倾听,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正在感受他的这种负面情绪,这样就够了,因为,大部分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对等交流代替命令
在沟通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是对等的,哪怕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有个学生家长B是公司高层,与人交流很自然就有了居高临下的感觉,家长B在生活中也经常以命令式的口吻在家里交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就感觉到了与家长B的距离感,总感觉与B有着难以沟通的鸿沟,而有的仅是指令的接受。像在这种不对等的交流中,孩子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如果我们能够与孩子对等交流,最起码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能感受到接纳,而不是距离感,他们能够双向车道切换行驶,而不是单向车道的一去不回。
换位思考代替说教
学生家长C看到孩子期末成绩多科不及格,立马旧业重操对孩子进行“说教式洗脑”,“你现在考这成绩怎么上初中”、“不好好读书以后出来社会你一定后悔的”、“你可以每天多花点时间背单词”,诸如此类的话好多,但估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或是很快就忘记。大部分家长经常会这样标榜自己——我们和孩子是讲道理沟通的,但在我看来,大部分的讲道理其实就是单方面的说教而已,作为孩子不一定能够get到我们的点,因为这些孩子不一定懂事到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就算明白,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去接受与实践,换句话说,大部分的孩子如果真的理解这些道理,那么他们一般也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于是,说教的沟通方式实际上是没多大作用,相反的,我们应该要换位思考,不要用成年人的阅历与角度分析问题,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年龄层去考虑分析。
你,开始这样和孩子沟通了吗?
如果你觉得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障碍,那么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尝试上面的方法,也许会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