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01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如:串口通信中使用到的115200、8、N、1

网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展二一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TCP/IP四层模型

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如下图所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网络概念第一天 两台电脑怎么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怎样才能知道传输的是数据?谁摸过网线? 看电影,怎么看的?通过电流,...
    小吖朱阅读 1,593评论 0 1
  • 13.服务器图片改了,url没有变,需求,服务器的图片变了,就从服务器加载图片,如果服务器的没变,就从本地加载 1...
    AlanGe阅读 1,228评论 0 1
  • OSI模型 OSI时OSI/RM的简称:全称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
    Spicy_Crayfish阅读 1,644评论 0 4
  • 当健康的红色处于肯定状态下,他们将一再对世界感到惊喜,因为人生充满了他们所未经历过的太多事物。红色比其他性格更容易...
    晓明_aac2阅读 107评论 0 0
  • 空旷的大地 被台风卷过的田野 留下一丛倒伏的芦苇 水牛站在平原上审视 过往的行人,青草早已干枯 烟尘外,辽远的天空...
    原朔阅读 14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