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年轻并不是优势。
年轻人,对事物缺乏责任意识,收钱的时候是7分热度,而3分是拖延和推卸,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团队都是小鲜肉的公司。
他们会认为把该做完的事情做完了,就算完成了任务。
事实上,只算完成80%,还有20%细节需要处理。而软件开发就像雕塑,他不是说按照你的操作说明执行完就毫无问题了。
你要对你所做的产品负责到底,做完是一回事,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只有符合正常交付标准才行,否则,买家凭什么愿意支付你费用?
我们是一家做ERP企业流程管理系统的公司,现在的互联网行业讲究互联互通,目的是行业在变化,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在变化。
以前是单个企业产品自家管自家的,现在发展成了连接多家公司的数据中台。
什么叫数据中台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大箱子,收集来自各个角落的数据,这些数据再反馈回去供使用。
比如A门店的数据是20G,B门店是30G,他们的数据都储存在大箱子里,在被允许的情况下,A和B门店之间可以相互访问数据,方便查询或处理一些单据。
从而,达到便捷使用的效果。
所以,这就是我们完成了与第三方实行对接工作,给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使用效果。
过程就涉及到一些繁琐的问题,这时候是多方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工作,如果有一方断层不配合,就没办法继续执行开发。
而互联网公司,往往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往往是刚毕业的懵懂少年。对很多工作流程和责任意识较缺乏,当然了,能从100个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不一样的1个,确实需要不少的考验。
那么,态度和学习能力是考验的唯一标准。越过这两道坎,才能实现意义上的强中强。
再次,中国大部分毕业生都是普通学校毕业,所以,年轻人的工资支出成本不高,大脑相对简单,企业容易给他们灌输一些文化性质的教育,养成企业想要的“人才”。
如果说要遵循年轻人就是优势,那这个年轻人能做的事情,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
它包括责任意识,自我提高建设和换位思考能力。